唐鑫 北京理工大学
唐鑫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高新区,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唯一的公立综合性高等学府。作为中国著名大学集团——中国“211工程”研究中心(MIT)的一员,唐鑫博士(副教授)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中国优秀毕业生代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CISS)的成员。
在科学研究方面,唐鑫(大学教授)长期坚持对研究人员进行管理、学术研究等工作。他常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医学、通信科学等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国家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科研领域的支持与帮助。
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著名土木工程学会会员,曾任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会长、陕西大学工程力学分会常务委员、陕西工业大学工程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技术大学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院士、陕西省立德建筑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等。
在团队中,唐鑫和他的同事以高标准建设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为单位参加比赛,学生在往届省试中获奖,并被授予年度学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工程师称号”。
2015年8月,清华和北大校企合作成立新校区。在新校区大草坪上,唐鑫和他的同事首先召开了教学成果分享会,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其他优秀毕业生进行了交流。
2017年9月,清华和北大校企合作共建北京第二三高工程学院。在新校区大草坪上,唐鑫和他的同伴以高标准建设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为单位参加比赛,学生在往届省试中获奖,并被授予年度学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工程师称号”。
一年,2万名学生从北京来到上海,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这一年,大概有14名学校毕业生、500多名学生进入了上海的顶级科技学院,走进世界500强企业。在上海,学校创造了多项“第一”:校友企业在上海的两倍的总数;校友创下11000个就业岗位;校友企业成立2000家企业;校友企业实现年营收超过1500亿。
作为同场竞技的参赛选手,唐鑫用笃学来鼓励学生们“更快、更高、更强”。他表示,在上海的两年,更是在职业发展中遇到了伯乐、校友创业、教学方式、科研成果转化等诸多挑战。“无论是以企业创价值的工作能力,还是用学生创新发展素养,都有很大帮助。”他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没有一个没有接触过学习的职业发展潜力,只有百分之百的优秀人才。
唐鑫强调,学生就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键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应树立就业信心,落实就业育人育人理念,强化团队意识。
三年“从心出发”
华东师范大学崇礼分校毕业生崔洪利来到上海市金山区从事“就业创业”专业工作。他表示,在经济、文化、交通、环境、人才等领域,他都经历了与社会有关的创业机遇与挑战,更加成熟。
他说,在自己就业的几年里,他参加了很多“特色创业”,如深开学校创业项目,开办食品加工、手机组装、电池、生产等多个专业,增长了很多见识。
他说,就业创业是学生的就业创业,也是升学的重要一环,“目前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已经连续五年超过5000人,就业率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