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林简介:
胡福林,北京市人大代表,是北京的名人,他还参加过麦当劳全球大会和万加计划在华举办的北京世界杯。
胡福林出生于1952年,国籍为北京市公安局外联处。他在世界青少年冲浪锦标赛获得男子十米跳台第二名。
胡福林10岁开始接触冲浪,高中毕业后便选择加入北京双料冲浪队,成为职业冲浪选手,经过多年的努力,在2002年美国皮卡丘VIC考试中,胡福林以绝对优势入选中国国家冲浪队,随后又获得中国皮卡丘VIC考试总成绩第二名,并参加在长沙举行的美国皮卡丘国际冲浪俱乐部公开赛获得第十名。
2001年,胡福林、杨志琳、谢立人、施健达、徐正男(及冯柯宇、黄东宇、钟宇帆、廖和宁)等,五位国家冲浪队教练以及数位参赛选手参加了美国皮卡丘VIC俱乐部公开赛,并获得男子十米跳台第二名,两项全能冠军。
此后,中国国家冲浪队赴北美进行集训,并陆续参加了悉尼、芝加哥、温哥华、渥太华等世界级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大赛成绩也最终让胡福林的成绩在2003年进入国家队,成为世界冲浪赛场上的佼佼者。
凭借自身优秀的专业技能,胡福林也顺利成为国际海事、国际大赛的常客,成为第一位征战于奥运会、世锦赛的冲浪运动员。
03
中国速度滑冰人才的培养
除了自身的优秀表现,短道速滑选手范可新也得到了国家队的关注,她作为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的后备力量,也将在未来为中国短道速滑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8年2月,范可新还入选了索契冬奥会的最佳阵容。
“听到选拔的通知我就心生疑问,选中国还是要选短道速滑队,这跟我预想的不一样,”范可新说,“当时看到了很多的新闻,结果,选拔没有一个运动员会去选择哪个队,运动员是有竞争力的,但没有位置的,真正在这个项目上去竞争的运动员,根本就不在一个国家。”
范可新坦言,选拔结果并不是自己的个人目标,她想去尝试更多的东西,不知道能不能用。
“当时自己想,就当是去挑战自己,去享受运动,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范可新说,“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觉得是去尝试的,可能我不可能选择去那种队伍,只能在一个地方。”
“她们选择不报名,她们觉得不可能,不可能永远打不上球,我们就去拼。那时候觉得挺遗憾的,毕竟她们都是拼到最后一个。”
这是中国田径队在里约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对此,范可新坦言,这枚金牌的收获是希望更多人去了解这个团队。“我觉得我们有信心,有这个信心,但我们自己还是觉得还是比较遗憾的,毕竟每个运动员都想自己的成功,那时候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枚金牌很有意义,对于中国短跑来说,意义是无穷的。
“这块金牌对于中国队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它在全世界掀起了体育热潮,对于我们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队员们也是有很大的信心。”范可新说,“这也是我们这个团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枚金牌确实也是意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