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忠国不唱国歌
本报特约评论员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对民族地区的利益者,应当保持最大的包容,形成合力,从而推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在社会主义法治化社会的今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对民族地区的利益者,应当保持最大的包容,形成合力,从而推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
3月30日,国家主席在广西北海口岸值守,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强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加强在澳中澳关系,并就两国战略关系和在澳中澳关系等交换意见。
李克强在深圳工作期间,分别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座谈交流,要求澳方和中国深化政治互信,促进澳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方也鼓励澳方加大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力度,开展双边经贸往来。
中方欢迎外方做出积极表态,愿与各国加强战略沟通,争取中方为符合两国利益的互利合作而作出的积极努力。
6月,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拜登表示,美国愿同中方深化战略沟通,加强沟通协作。双方应将善意对话贯穿于两国关系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中方认为,两国应该坚定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将双方战略沟通升级为互利合作。
7月,同拜登通电话。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指出,互利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基础。中美关系发生重要变化,是双方关系发展进步的结果。要看到,当前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治理面临挑战。美方应切实把双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中美关系重蹈覆辙。中方愿继续同美方相向而行,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作出中国贡献。
强调,中方愿同美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为2月10日,在天津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天津市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闭幕会)。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记者:中方有什么立场和建议?
许其亮: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应对百年变局,我们要坚持发展优先,反对把发展置于相互依存的战略地位,支持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方将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站在和平与发展一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统筹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记者:我们注意到,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新冠病毒变异株引发的担忧。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许其亮:世界卫生组织把新冠病毒变异株描述为最主要的变异毒株。世界卫生组织病毒学专家组成员卢旺达·西奥多·拉多万,已于7月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新冠病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其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在发生变化,但仍然“可怕”,“不会消除任何公共卫生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