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波」(王永波中国矿业大学)

王永波中国矿业大学

学校位于宁夏银川市,是一座由大学城改扩建而成的高校,总占地面积30.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05万平方米,建有5个学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学术和行政类学科3个。

2010年10月,我校改制为中国矿业大学。新学校建成后,立德树人和实践创新的气场已经被全部交付使用。

上世纪70年代,我校校旗和校徽出现在西北矿区。随着学校原有学生遍布国家博物馆、长城博物院、“中国第一奇迹”博物馆等地,我校名校的名气持续放大。

进入新世纪后,我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取得诸多重大成果,先后举办了古代青铜器、陶瓷艺术展、雕塑展览、沙盘游戏、数字虚拟世界艺术节、机器人编程大赛、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博物馆活动,在专业课程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成为全国知名高校之一。

国家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与山东有关的国有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与博物馆的省级综合性文化公共服务机构,它还被评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工程。“博物馆开馆在即,发展建设中我们还要多作贡献。”学校第一批7名教师、第一批70名学生说。

在该校领导的关怀下,博物馆职能部门、年级校三级也积极为学生开设各类课程,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汲取养料、提升修养、增强自信、收获友谊搭建了平台。

“零距离”走进博物馆

在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中,高校要求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了解展示中国文物保护和文物的历史和价值,增强爱国情怀,引导学生胸怀大局、自信开放,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爱、教、育、健”的使命担当。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走出去”,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整合校内外资源,主动与馆内博物馆机构合作,联合成立了江西博物馆信息与传播学院,与江西省文物局共同举办线上博物馆教育“云游博物馆”,旨在实现“云游博物馆”全面实现。学生们通过了解博物馆、学习博物馆知识、了解博物馆背后的故事,感受博物馆带来的惊喜、震撼与感动,增强国家认同,增强了中华文化认同,强化了中华文化自信。

实践有温度,课堂有广度

图书馆之外,学校还专门开设了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专业。“自从有了这个专业,我接触了很多博物馆知识,也了解了很多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卢欣宇说。

2021年,江西美术学院以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专业为主体,与中国文物报社联合组建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把开展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专业教育提升为一个品牌。

「王永波」(王永波中国矿业大学)

江西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专业设立于2018年,现有在校教师50余人。在课程设置上,将自然生态知识纳入其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与江西各地博物馆积极对接,丰富拓展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的文化交流,把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服务有效整合,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7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组,致力于推动全球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合作,建立“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平台”,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

发表评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Copyright 八哥娱乐网.Some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1800196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