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马斯, 是澳大利亚人。
2016年8月6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北京举行。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澳建交30周年和中澳关系一道迎来了新的历史节点。
一、 重视中澳关系
双方在中国的战略博弈中,近年来也多次提出了对华强硬政策,其中中澳关系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还积极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相关的合作要求。这为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动能。
一、 坚持发展战略协作
澳中关系历史悠久,澳大利亚长期是中澳贸易摩擦的热点地区。2019年,双方签署《AUKUS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关心中国的利益。
2021年,澳大利亚炒作中国“威胁”,中澳关系紧张。今年4月,澳大利亚主持召开第十届“四方安全对话”峰会,正式倡议澳大利亚成为G7成员。随后,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日本等均应邀出席此次峰会。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此次峰会的七国集团(G7)中,印度、南非、日本和新西兰是印度的“主要投资伙伴”。
2019年,中国、日本和新西兰四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中澳关系基本准则》,决定在中日韩三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方支持两国加入北约。
尽管中方多次表示反对,但事实上,在澳自贸协定谈判初期就表示,要在太平洋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并加入对印太地区的对抗政策,是不可能的,澳大利亚这个亚太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有相当大的实力,几乎不可能不办。
太平洋岛国
而这次峰会上,中国又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拉入了“新常态”,只是这次峰会上没有提出中方提出过具体的方案。
2021年5月,韩国总统尹锡悦出席第五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韩“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第二十次会议期间的媒体吹风会,这是韩国自1997年总统大选之后第一次出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美国声称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表示不会阻止中国的霸权主义。
今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印度期间,也被印度媒体称作“五眼联盟”。印度的这种对抗态度,与我们对待所谓的“自由主义”等一系列问题的态度是相悖的。
例如,《印度时报》刊登评论文章,文章称,“印度的经济状况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人口结构相去甚远”。文章提到,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财政投入上的增速高于印度。印度现今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问题,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去甚远。
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将印度的“自由”与“民主主义”进行类比,印度就真像个“富裕国家”,他们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却是,印度只是一个受贫穷影响的小国家,他们的人民却依旧过得很幸福,甚至还享有一些“金主爸爸”的待遇。
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印度和俄罗斯进行比较。《印度时报》认为,印度在经济上与俄罗斯相去甚远。
此外,文章指出,印度的“文化经济”在2015年时迎来了暴跌,这与经济衰落有关,印度一直以“族裔国家”自居,而俄罗斯是“全球化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