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乙延边北国宣布解散
原标题:中乙延边北国宣布解散
6月25日,中乙延边北国足球俱乐部在其官方微博宣布,俱乐部退出中乙联赛并停止运营。
全文如下:
2017年6月25日,俱乐部发布公告称,经俱乐部股东会慎重研究,决定退出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并立即停止运营俱乐部。
近年来,由于俱乐部的管理混乱,各级联赛、青少年梯队比赛出现严重失误,严重干扰了球员的竞技状态,给中乙联赛和各级国家队输送了大量高水平的球员。
俱乐部财务状况一直不理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延边北国足球俱乐部决定退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并停止运营球队。经俱乐部股东会慎重研究,决定立即停止运营球队。
这个决定不仅违背了中国足球发展的初衷,也违背了中乙联赛、青少年梯队比赛和青训发展的初衷。
这是中国足球、中国足协和中国足协共同的“核心共识”,在这个时候,延边北国俱乐部向中国足协和中足联致以谢意。
就在俱乐部官员宣布退出职业联赛的消息刚刚过去两天,中国足协在全国组织了第二次“限薪令”,以加强俱乐部的财政健康状况。
按照《通知》,俱乐部的最高年薪不超过60万元人民币,同时,俱乐部所有注册工作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最长不超过4个月。
根据此前俱乐部提出的“限薪”方案,今年各中超俱乐部最多只能拿到税前300万元,新赛季球队面临欠薪,这个数字肯定要大幅度下降。
据了解,在限薪后,各中超俱乐部工资的总额肯定要大幅下降,工资支出也将相应减少。在此背景下,这项减薪措施将会是中国足协为职业联盟足球俱乐部设定的一个具体目标。
中国足协当然希望联赛“降薪”,同时降低中超俱乐部的工资水平。但另一方面,中国足协的具体规定是从执行俱乐部在2020年6月开始的新规定开始执行,如果中超各俱乐部累计财务赤字达到了12亿元,这意味着至少有5家俱乐部无法使用原有的俱乐部股权,最多只能有3家俱乐部存活。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足协希望在这些俱乐部出现欠薪问题时,可以采用调整顶薪标准的办法,降低俱乐部的成本。
但问题是,虽然中超已经逐渐进入了“金元时代”,各俱乐部的资本已经形成,但中国足协所实施的新规定中,并没有对俱乐部的财政政策进行调整。而在“限薪令”中,俱乐部每家限额100万元的目标,加上在“俱乐部财务情况”中的计算公式,只需要压缩俱乐部的运营经费,就可以解决欠薪问题。但考虑到此前中国足协对欠薪球员和教练员薪资的“公平”条款中,对于“俱乐部薪酬水平不公平”的条款中,不存在超公平条款中存在“俱乐部所需的激励球员最高可以得到300万元的奖金,而不涉及俱乐部欠薪总额”的条款,中超联赛是否还会遵循这一条款还有待官方公布。
无独有偶,在申花确定退出中超联赛后,有媒体报道称,除了此前传言的武汉、重庆两江竞技的退出,申花同样也将退出今年的联赛。当然,武汉队退出不影响大连人递补的“大礼包”。
而从各方反馈的信息来看,只要足协、中足联筹备组妥善处理好欠薪问题,联赛将于5月27日开赛,而按照新赛季中超联赛计划,6月3日将在大连、海口、梅州三个赛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