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6月17日)已经结束了。这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与制裁有密切关系。
《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认为这些失败可能反映了全球化在中东的失败。“尽管在现有的发达国家,这一失败将是我们历史上最糟糕的外交失败之一,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点。”
“叙利亚是许多大国的目标。”
《纽约时报》补充说,但美国仍然和伊朗发生严重的冲突。在几十年间,美国一直把伊朗当做地缘政治和西方盟友的理想目标。
一个主要原因是伊朗的这种态度。自叙利亚爆发伊核协议谈判以来,美国承诺将在未来的几周内恢复该协议。
在阿拉伯世界,美国承诺不阻止伊朗参与叙核计划。然而,伊朗拒绝做出妥协,仅表示如果美方继续要求将协议延长数周或数月,美国就将改变其立场。
一些人认为,美国此举表明,真正改变其立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美国的这种表态很可能是在维护其全球霸权。
伊朗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受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坚定支持者,还曾承诺在阿拉伯世界保护更多国家。美国还曾提出,不鼓励伊朗参加任何军事挑衅。
在伊朗遭受新冠疫情威胁的情况下,美国2月底和3月初分别宣布,伊朗重新开放其对伊领空的控制。伊朗将在重新开放伊领空的前提下,与伊朗开展战略对话。
不过,近几个月来,伊朗一直没有采取任何具体措施。有消息说,美国曾呼吁重返伊核协议谈判,但至今都未取得进展。
事实上,美国自身并不是只在核协议谈判中一味地消耗精力,对其他问题也是没有限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2021年4月发布的《对伊朗的制裁报告》中写道,伊朗已准备好与美国在双边及国际法问题上展开协商,“我们在参与谈判时没有限制”。
去年9月,美国在与以色列就恢复在伊朗的商业、金融和公共交通方面的全面合作发表了一份长达66页的“双边协议”,其中包括总额3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经济制裁措施。其中,伊核协议相关协议所剩不多,双方都同意在伊朗最高院和伊朗原子能组织谈判之前,“重新制定”协议,明确提出协议的具体内容,但因对“双边或多边协议内容和内容不够熟悉”,谈判陷入了僵局。
据美媒报道,“美国政府及其盟友正在权衡对策,而伊朗则准备继续与以色列、阿联酋、俄罗斯等国家展开谈判。”德新社援引以色列方面的消息报道,美国正在努力以缓解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制裁,以缓解紧张局势,“美国和以色列两国正继续就伊朗核协议、导弹防御等问题开展讨论。”
德新社援引新加坡资深经济学者施诗晓的话报道,伊朗此前拒绝接受“重返伊核协议”的条件,而此次的谈判进展则颇为曲折。她认为,伊朗及其盟友的谈判前景仍不明朗,美国总统拜登的经济顾问、以色列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勒德里昂或许是推动谈判进程的重要人物。
伊朗否认伊朗威胁
伊朗议会7日通过对总统莱希的不信任动议,指控伊朗“多次威胁恐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领导人伊萨克。据伊朗宪法委员会7日发表的声明,不信任动议由伊朗、以色列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共同投票通过,表决结果由23名议员组成,伊朗人、西亚各国公民和官员分别担任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