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十字脑科医院属于几级医院。该院的最新出台的《2022年度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指南》显示,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流程、基本医保缴费流程、基本治疗与健康管理流程、特殊群体诊疗流程等仍以线上线下为主。
“对照此前发布的指南,我们发现应当具有基本医疗服务条件的医院,其基本医疗服务的流程和服务质量、基本医疗服务的待遇应当‘上线’。”蓝十字脑科医院院长李海平说,医院明确医疗机构为基本医疗服务的最低缴费标准,另外,按照病情和费用,可进行的待遇额度较低的临床病症诊治、中医特色病种诊疗、综合服务的用药治疗等,可进行基本医疗服务。
在浙江省中医院,记者看到,门诊普通门诊首诊(费用)都在15元以上,门诊住院普通门诊诊治均在3元以上,还有药房可单独设置药房,但费率不同。目前,中医院新设普通门诊10人,12人,诊疗科目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内科、脾胃病科、感染性疾病科、创伤骨科等。
杭州市西湖区中心医院是全市首家三甲医院。该院副院长李军介绍,西湖区中心医院按照浙江省医疗机构门诊治疗总量的80%、普通门诊量的70%开设了普通门诊。该院承担的门诊慢性病门诊和门诊特需门诊为:大病医疗科、恶性肿瘤门诊、心脑血管病门诊、产科住院、精神心理科住院等。
“开设普通门诊有利于吸引医疗资源的集聚,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一定的作用。”李军说,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在门诊人次、进驻科室人次上,又做了一定的限制。
为进一步提升门诊水平,西湖区中心医院按照“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思路,建立了“一套政策、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进行“六方联动”,即:医务处牵头、科室牵头、教育培训、宣传引导、财政保障、资源配置。
通过优化调整门诊服务设施,西湖区中心医院按照“地方政府主导、临床一线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大力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打通各医院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医院临床诊疗水平。
西湖区中心医院探索“内堂+外诊”模式,为病人提供中医推拿、针刺、导引等诊疗服务,并提供中医针灸、中医心理等服务。目前,该院针灸诊疗已延伸到基层,中医诊疗涵盖神经内科、妇产科、风湿科、康复科、老年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15个科室,基本实现了患者从专科门诊,到专科门诊,再到区域医疗中心全科化的转变,进一步缩短了患者诊间距离,减轻了患者就诊的后顾之忧。
博兴路街道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行“社区医生+家庭医生+楼栋长+志愿者”的三医联动服务模式,构建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南昌县高禾乡网格员在镇(街道)健康科普馆开展“望天路行中医”健康科普讲座
因地制宜 从源头上预防
为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形成以基层为基础、各社区为支撑、医防融合的良好格局,高禾乡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信息化、便民化。
高禾乡紧密结合居民健康需求,坚持“一室一策”“一站一策”建设,确保全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资源、人员和服务资源、设备设施等方面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