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普·伊利契奇
1. 超过8亿人的年轻人
约瑟普·伊利契奇,是被公认为“时代中的反叛者”的人,曾任帕梅拉国际舞蹈团的小提琴独奏家。他曾执棒新西兰广播公司旗下《小提琴报》为音乐爱好者带来的非凡演出,目前担任新西兰广播公司亚太频道的高级专员。他是一个罕见的低调沉默的大人物,他曾经于《快乐大联盟》获“最优秀表演者”奖,同时还主持了新西兰国家交响乐团、“创造”世界演出俱乐部、“嘻哈日”等音乐作品的演出。他积极倡导全球文化交流,并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电影史上有意义的一周”。
约瑟普·伊利契奇的“文艺复兴之旅”:并不漫长,但从未结束
伊利契奇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很早就选择了加入巴赫的大家庭,他所作曲的《米盖》《草原之歌》《我的母亲》《我和你》等歌剧作品曾赢得了20多个州和地区的歌剧锦标赛,这些歌剧艺术家们为何要在这个时间来到圣彼得堡?这个话题令很多歌剧人不解。
他在1963年被问到是否考虑参加由美国剧作家杰弗里·普雷斯特组织的“北京”音乐节,普雷斯特回答说:“我想我绝对不想在同一个地方举办音乐节。这个办法最终会失败,我不想从‘北京’那里购买到让人感兴趣的演出。”
同样担任过“北京”音乐节音乐总监的弗朗索瓦·戈麦斯告诉我,他想用几年时间就把《米盖尔公爵夫人》的配乐在圣彼得堡“演出”。但当时他只希望他的工作室能得到许可,在最后一天来圣彼得堡。
除了贝多芬和普雷斯特之外,还有另外几位音乐大师在“北京”音乐节舞台上“合作”,比如俄罗斯知名作曲家安德烈·瓦基,德国著名作曲家安德烈·沃尔夫特。
“北京”音乐节由北京京剧院、英国音乐家协会合作,首席指挥家李心草担任音乐总监,拥有近20年执导经验的冯德雷格担任钢琴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席指挥家也是一位“绯闻”不断的人,刘嘉麒、贾斯汀·巴赫、徐可、扬·贝尔蒙多......
刘嘉麒音乐生涯履历
刘嘉麒出生于上海,从小在中国生活,初中毕业后在俄罗斯学习钢琴,在俄罗斯选择从大学毕业后,选择到了北师大就读。他上小学时喜欢钢琴,喜欢看原声谱,9岁的时候考取了上雅文学院,后转到上海音乐学院,又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了两年的交响乐团,担任了艺术总监,后来又去到柏林交响乐团工作,还是助理指挥。
作为学校的首席指挥,刘嘉麒多次与世界顶尖的指挥家交过手,中国国内有多个指挥家都曾与他交手。
2020年,刘嘉麒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疫情期间,作为我国第一个城市交响乐团,刘嘉麒在家乡上海的音乐厅演奏《摇滚莫扎特》,得到了国内许多音乐厅的青睐。刘嘉麒认为,疫情阻隔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但他对音乐的情怀仍在,并希望把音乐带给更多的听众。
疫情中指挥更显“成熟”
受疫情影响,2021年刘嘉麒第一次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奥地利看了一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