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五环颜色意义
北京冬奥会五环颜色有着比普通颜色更丰富的色彩。
在北京冬奥会的所有赛事中,五环颜色构成了代表着很多东西。
全世界在冬奥会历史上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除了1963年、1964年的二连冠外,近百年后的中国再次品尝到在奥运会赛场上产生的全新五环,而这背后更有沉甸甸的意义。
奥林匹克五环既是代表着“和平、友谊、团结”的象征,又是象征着“民族和世界”的意象。五环形状的颜色象征着和平、团结、开放,代表着色彩的变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象征着冬奥会各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取得的优异成绩。
北京冬奥会是个特殊的奥运会。历届奥运会,每一届奥运会的奖牌“样式”,都是无法改变的。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感召下,“更快、更高、更强”已成为共识。在北京冬奥会,所有参赛代表团都是第一次,都是从“新面貌”中得到充分体现。
古老而现代的“更团结”,本身就具有“更团结”的特点,体现了共同愿景。他们共同表达了奥运会“更团结”的价值观,传递了“更团结”的理念,这就意味着,通过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会,向世界呈现出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刷屏。“同一个梦想”,不仅是奥林匹克精神,更是中国对奥林匹克理想和愿景的再次生动诠释。
“为了奥运梦想,团结起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火炬台设计者之一的赵宏博,用两个充满温暖和力量的“中国结”连接“微火”的创意,表达了在疫情之下人类需要“更团结”。他说:“鸟巢是为奥运赛事而建,它象征着人类社会与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同应对挑战。”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看来,2008年奥运会是一次完美的夏季奥运会,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新冠疫情暴发后的第一次夏季奥运会。中国通过绿色、可持续办奥理念,为全球冬季运动安全与健康作出贡献,也证明了绿色、可持续的办奥理念非常适合奥林匹克运动。
赛事之外,冬奥会也将以“中国式浪漫”在全球留下印迹。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作为“冰立方”的设计者,荷兰传奇冰壶队长伊恩·鲁斯特拿到了当届比赛的“最佳创意奖”。“这是在奥林匹克历史上首次将中式和中国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他说。
卢塞尔也在“冰立方”效仿自己设计了一家红色的大本营,很多人猜测这也是未来的奥运会会使用俄罗斯或芬兰等传统大国元素。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冰立方”被视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场馆之一”,在“水立方”和“冰立方”设计之前,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2017年,“水立方”改造得如期完工,“冰立方”从此再度成为公众眼中的“冬奥遗产”。除了它庞大的建筑体量,这座“水立方”改造团队还创造了世界纪录——将36个训练场馆同一栋建筑换成了一座有着巨大螺旋桨的冰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