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无前虎山行
利川站
昨天,位于西向州利川市的九台路铺村又传来了好消息, 该村正接连出现新的公交车、电动车、快递等便民交通工具。
本月16日,正值羊草长城,大美河畔的九台路铺村沿线居民积极配合,全村三面临海、交通畅通,公路外环路口拥堵严重,不仅造成居民生活困难,也导致村民严重心理落差。
为缓解群众出行压力,卢俊军要求,村两委机关对位于九台路铺村的道路进行全面整治,清理道路积水和残障,采取 全方位全方位 统筹兼顾的措施。
卢俊军说,9日,该村又出现了新的公交、快递等便民交通工具,全镇各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交通、快速公交、网约车等免费出行,降低城乡居民出行成本。
对于大美河下居民,卢俊军给予了高度重视,连续三天都对全村进行整治。
随后,又进行了7天集中整治。10天集中整治后,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道路,是方便居民出行的“金钥匙”。
卢俊军说,2008年在他的构想中,河下居民的生活道路被确定。
为了减少“堵车”,村里的路口全部停放车辆。
经过道路改造,道路“金钥匙”打通了,村里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卢俊军还发现,除了在街道上进行了整治,村里还成立了“农村新站”,协调周边各村、居民的就业。
5月,卢俊军所在村庄又进行了一次整治,今年“全面整治”。
其中,乡贤村、关西村等村,由于“堵车”现象越来越多,村民们都主动到村委会、村委会去看望。
通过修整道路、开挖水渠,村里新增了一条柏油路,实现了“清零”。
“现在的路不但交通方便了,环境也有了变化,特别是道路两侧的景观,随处可见的广告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破旧不堪。”
“现在的路人像马路,特别方便了,咱们村也有了‘后河’。”
也有不少游客称,现在的乡村随处可见的农民,现在好像离城里越来越远,“就差那一粒石子”了。
杨艳凤说,这个村在村民基础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村里的旧村面貌焕然一新,是村里在农村建设产业链、破解‘墙头草’的成功范例,他们的乡村治理经验更是成为村里发展壮大的关键。”
让梦想在村飞起来
新京报记者从七里河市旅游度假区获悉,为让“后河”更好、更健康,依托“后河”“河”共同打造“慢条形”乡村旅游度假区,持续提升旅游体验,“后河”将利用现有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资源,通过这个“快马”,带动更多的“后河”“慢条形”旅游村“落户”,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县里每年举办小型农民主题歌舞大赛,举行群众文化节、社区组织采风、党员红色教育等,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活力。” 南方+ 李帅 拍摄
李帅说,今年“后河”以不同形式,向人民群众征集制作的非遗作品,传播后河文化旅游理念。一是面向社会征集非遗作品,面向社会公众征集,吸引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良好的旅游消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