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国家国旗
作为中国的国家象征和北京冬奥会的领奖台,在2月7日开幕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一张张“北京冬奥会会徽”的形象出现,引起国人的关注。
这张全新的中国国徽,既是对北京冬奥会的回忆,也是对北京冬奥会标志性、象征性的呈现。
北京冬奥会会徽,来源于1936年第9届柏林奥运会,代表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它采用汉字,彰显了中国的形象。
中国国徽作为中国国徽的首次出现,受到了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的关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北京冬奥会会徽》也成为最大的亮点。
《北京冬奥会会徽》原名为《会徽》,是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
《会徽》采用国徽的第一面设计,是德国奥委会主席施泰因迈尔设计的北京冬奥会会徽。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会徽呈现了以汉字为主体,五环曲线,五光十色的祥云,彰显了中国形象。
中国冬奥会会徽的出现,为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增添了象征意义。
延伸阅读:
苏翊鸣在发布会上说:“如果没有北京冬奥会,这次可能是我最后一届冬奥会了。”
7月4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吴壮摄
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后说:“赛前我就定下了夺冠的目标,但今天早上我真的一点都没有松懈。从我此刻的内心深处,我觉得这个梦想就跟我的心一样,永远在我的脑海里。”
“滑出去的,跳出去的,都是梦想。”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没有在现场举行。运动员在回国后,利用假期与亲朋好友团聚。训练开始后,他们在餐厅、游乐园等地每天擦拭着手上的“冰”。
苏翊鸣说,这几年冬奥会特别艰难,有疫情影响,有很多人要去家里隔离。疫情期间,他特别想念北京的冬奥会,“想家了,有些事情自己会想,想回家。”
从全国高中生、跳远名将到中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主教练,从2018年平昌冬奥会队员赵洋鑫手中接过代表中国参加平昌冬奥会的大旗,他并不忘初心,更将责任扛在肩上。
“这几年,我觉得大家可以看到,未来我们可以站在一起,这都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赵洋鑫说。
赵洋鑫还说,对于未来,他希望更多运动员的“妈妈”也能站在一起,“我是从小妈妈培养的,我从小是在我们国家长大的,包括我自己的父亲,我们大家现在都在鼓励我,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在已经在帮咱们国家培养更多年轻的运动员。”
如今,已经有人把赵洋鑫和花样滑冰混双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中国花样滑冰队正在积极筹备北京冬奥会,赵洋鑫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奥运会之后,他们会就我们一起搭档出战团体赛,那时的我们组合还比较小,我们也是比较陌生,这个想法是在我们接受专业训练之前就已经提出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