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作文
5月24日是母亲节,当日下午,北京冬奥组委主席、北京市委副书记张建东,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海迪在与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里斯托夫·扬·萨尔曼的视频连线中,谈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体育在中国的作用,对北京冬奥组委提出了“三个共识”。
北京冬奥组委表示,要深刻认识到奥运会筹办工作在中国的重要性和影响。
张建东认为,中国举办冬奥会,不仅仅是中国的强大,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大手笔投入,对世界的意义,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是如此。
“筹办奥运是冬奥会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大事,这个传统不仅在过去,在未来也非常有意义。”
而张海迪认为,举办冬奥会可以让中国民众有更多参与冬季运动的机会,把关注点转移到世界各地。
“参与冬奥会是让大家有更多了解冬奥会的机会,可以在国际上有更多交流,增进友谊,增加合作,这是当下中国办冬奥的一个利好。”
张海迪认为,北京举办冬奥会,不但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让大家了解中国的冰雪运动发展,提升中国人民的冰雪文化和体育精神。
他说:“‘四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为了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上为中国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我相信,中国会通过举办冬奥会为北京奥运会、为世界树立一个更加自信的形象。”
苟仲文也表示,“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中国对全球践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承诺。
苟仲文说,“体育外交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国际奥委会应该为此而努力。体育对中国而言是强大的力量。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放在促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大事件上。”
中国首位冬奥会雪橇选手魏萌也表示,中国办好冬奥会,必须让所有冬奥会的理念深入人心。他认为,中国人民对冬季运动有强烈的愿望,也有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
世界冰雪运动强国
展望2022年冬奥会,苟仲文指出,尽管奥运会在我国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但从奥林匹克格言、全球视角来看,体育强国依然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不断进取的主要力量。
苟仲文说,“不只是中国,整个世界都应该关注冰雪运动。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将努力为世界奉献精彩的奥运盛会。”
他表示,中国有了“小康社会”的预期,也正为奥林匹克运动事业贡献力量。
2022年,中国将努力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新的突破,向世界奉献更多精彩纷呈的奥运会。
中国体育始终致力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曾先后参加过四次冬奥会的滑雪健儿林清玄、李玲蔚将代表中国参加平昌冬奥会,同时将于2022年8月前往日本大阪参加亚洲花样滑冰锦标赛。
雪车运动员扬·阿尔托说,“我们要以平昌冬奥会为起点,向世界展现中国速度,展示中国魅力。”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体质建设。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雪车雪橇队派出12名运动员出战,打破国际雪车雪橇协会承认的由国际雪车联合会承认的由国家承担比赛项目,历史性地实现了冬奥会历史性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