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智强(左一)
2017年,时任“上海足球青训总监”肖智强受邀担任“青训总监”。在基层足球工作经历中,肖智强体现出对足球运动的喜爱,他也成为如今上海足球青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肖智强作为主教练和青训总监的工作岗位不断壮大,在提高竞技水平、提升青少年足球水平的同时,也不断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
近年来,肖智强作为优秀教练的脚踏实地、持续奋进,为上海足球做出了贡献。他在球员时期,曾效力于上海申花、山东鲁能、河北华夏幸福等队。退役后,肖智强进入社会成为一名律师,在足球教育领域工作近20年。
“我出身于普通家庭,父亲工作非常辛苦,我就在很小的时候就学踢足球。”肖智强说,“随着接触足球的时间越来越长,我觉得我长大了,我可以把足球当成我的一种事业去努力。”
在上海经历了28个月的艰苦训练后,在为期3个月的学习和比赛后,肖智强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专业的足球俱乐部,并开始了全方位的足球培训。在肖智强身上,外界看到了中国职业足球的未来,但他认为不能一蹴而就,“足球运动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只是一两个人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足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需要集体的支持。”
(肖智强为孩子们现场讲解)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足球训练体验,学校和上海师范大学在硬件条件上进行了很大的改善。“我们的设施从开设到现在已经很好了,但教练和孩子们还没有适应过来。他们每周都要参加几次训练课,这个教练很专业,训练结束后还会纠正我们的每个孩子,再对我们的训练进行全面的点评。”肖智强说。
肖智强认为,足球现在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校园足球差距很大,“我在学生时代踢球,很多足球的规则都是拼音文字的,我觉得现在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过程要多动脑筋,能多给他们一些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足球技术,让他们每天训练都有很好的提高,这样才能通过这些基础来弥补与日本和韩国的差距。”
肖智强还介绍了中国足球的特点,“我们的球员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由于经常在一起比赛,我对这个年龄段的球员了解不多,我们先把他们平时接触的内容给理解了,再把他们理解的足球规律告诉我们,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在比赛中有的放矢。”
肖智强发现,中国足球的孩子比日本和韩国青少年要小很多,“当然,中国足球的孩子比日本和韩国的孩子要大很多,中国足球的孩子比日本和韩国的孩子要大得多。”
球员在比赛中跑位
“在足球场上,我们的球员需要不断地跑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跑动。”肖智强认为,中国足球的孩子普遍有些粗野的风格,有些孩子在跑动的时候,经常会不自觉地犯规。“比如这个球,我觉得这是一个危险的动作,他可能不会知道自己有多粗鲁,会选择铲球或者犯规,这不是很正常的。这个球就给了对手一个非常明显的点球。这个球没有问题,如果规则允许,这个球肯定会被扑出。”
肖智强的这番话,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中国足球的孩子在跑位上的粗野风格已经不适用了,无论是在U23还是u21联赛中,教练都希望踢球的孩子们不要再像以前那样盲目的做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