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托夫出生在古斯塔夫斯库根附近的一个瑞典家庭。他的父母均为二战老兵。19岁时他随瑞典军队前往波兰战场作战。22岁时他跟随部队一同参加二战。20岁时,他成为斯库根陆军步兵中的一员。
1991年12月,卡斯托夫被招入苏、俄两军司令部,成为一名民族主义军官,同时担任一个作战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他与他的妻子一起生活在俄罗斯的东北部。
1995年,卡斯托夫退役后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开始担任卢甘斯克地区的救援指挥官。他参加了1995年的“攀登”行动。他在那里看到过一条小路,在失踪之前爬上一座山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将成为该地区最著名的人。
1996年,卡斯托夫加入苏联共产党,成为一名高级政工人员。
当时,他是战时中的团长,在部队中担任政工工作。
2001年,卡斯托夫退出前线,开始担任马里科-科尔多瓦边疆区斯塔夫托耶纳陆军医院高级后勤科副主任一职,继续为那里的研究工作。
2005年,他开始担任乌中边境克什米尔地区的战斗英雄科拉多夫少将的指挥官。
此后,卡斯托夫从参谋兵一步步晋升为少将,在首都基辅领导军事行动。
2006年,卡斯托夫加入萨格勒布战区司令部,开始负责保卫萨格勒布,并于2006年晋升为少将。
这个时候,卡斯托夫才28岁,对他来说,职业生涯已经基本结束。
但他仍然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我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但他始终无法在一个岗位上实现人生的飞跃。
乌军首战告捷后,卡斯托夫又通过密切接触,以“现在是俄乌战争的转折点”为由,宣布退出萨格勒布。
对此,他直接喊话乌克兰人民,让他们“打倒俄罗斯”,要打到“让乌克兰付出代价”的关键时刻。
卡斯托夫直言不讳地说:
“如果我当时站在乌克兰的立场上,我们会赢得战争。”
战争虽然已经打响,但卡斯托夫的心依然牵挂着乌克兰。他强调,乌克兰必须保持中立,但还需要得到其他北约国家的帮助。
“如果我没有退出乌克兰,乌克兰的命运就会被彻底改变。”
他将继续向乌军总参谋部提出要求,要求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
卡斯托夫认为,尽管乌克兰准备提供军事装备,但俄罗斯的支持仍然是必要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支持,能够帮助乌克兰实现停火。
不过,对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来说,俄罗斯的善意似乎仅限于表面,背后有更深的深意。
在俄罗斯发布正式消息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曾表示,“我们永远不会改变”,俄方愿意继续捍卫自己的利益。
朔尔茨
但正如《华尔街日报》所指出的那样,“乌克兰只是一张牌,不是一股汽”, 德国之会在西方国家施压下,推动乌克兰与俄罗斯进行谈判,除了外交上的原因外,还是在乌东地区,有大量俄罗斯人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正在迁入更多的“铁杆”。
泽连斯基
目前,乌克兰的受制裁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难题。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此前一直在谈判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近日致电,敦促欧洲议会采取行动确保乌克兰的权益得到保护,并称乌克兰有权自行决定其是否能够成为欧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