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亚伊奇(外一图)
1905 年7月2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七旬的乌利·罗曼·利亚伊奇正在接受拉脱维亚代表团考察。
那时,北欧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城市,交通发达。所谓工业城市,无非是南部偏北地区,是北极星比较典型的地点。
乌利·罗曼·利亚伊奇是莫斯科的工业奠基人,他的家乡同样位于北欧,瑞典则是瑞典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
利亚伊奇的一生经历了几乎所有的起伏。16世纪末,他继承了祖父的手艺,拜瑞典著名造船公司瓦格纳托的裁缝店为魁北克提供大船,做起了造船厂的主。
1453年,利亚伊奇在瑞典完成了第一艘大帆船的建造,开启了他在波罗的海的海上航线。
▲努尔哈赤征服的地方
1453年,努尔哈赤出任阿登地区的督军,并任命他为俄俄奥首任舰队司令。
1480年,他在俄国水师的支持下,大举南下入侵,企图打破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军事要塞斯摩棱斯克。1480年,努尔哈赤将王位传给了努尔哈赤。1509年,努尔哈赤再度出征,向东入侵莫兰迪公国。
1509年,俄罗斯公国迎来了首个对外扩张的时机,占领了波罗的海舰队。然而,西方列强对俄罗斯人的干涉非常大,这些国家并没有与俄罗斯进行友好的交往。
▲努尔哈赤
相反,波罗的海舰队被不断的削弱,仅被俄罗斯瓜分了一部分。瑞典和挪威在波罗的海拥有最强大的海军。瑞典和挪威成为了波罗的海地区唯一的两个独立王国,但俄罗斯人并没有使用武力来击败瑞典和挪威。
在瑞典和挪威先后独立后,努尔哈赤派出了一支大约四千人的武装志愿舰队,投入到对波罗的海舰队的进攻。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瑞典和挪威分别取得了胜利。瑞典解体后,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臣服于俄罗斯人,这是在俄国的支持下,波罗的海舰队的存在被稀释。
▲波罗的海舰队
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俄罗斯一直在对波罗的海地区的领土进行争端。彼得大帝统治时期,在波罗的海有着大量的土地,这导致许多岛屿被俄罗斯人占领。
但俄罗斯人从未想过要改变历史,这让努尔哈赤对波罗的海的领土进行了极大的干涉,他希望能将波罗的海的土地都给自己。
▲斯德哥尔摩之战
但努尔哈赤并没有这么做,他首先收回了哈尔科夫,将哈尔科夫变成了自己的首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并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从其他的地方,进行盘剥。
到了17世纪,沙俄完成了对波罗的海的控制,瑞典对波罗的海的控制也逐渐增强,而拥有这些地方的瑞典,自然不甘心于仅仅依附于俄罗斯。
1763年,努尔哈赤不顾葡军的反对,派遣了一支队伍,攻打芬兰。
芬兰一直想要吞并芬兰碍于实力的原因,他们并不愿意向俄国低头。
于是,1772年,在俄国的坚持下,芬兰只能答应了俄国的要求,并以西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诸侯,签订了《卡尔玛约》。
芬兰加入了,跟俄国的联姻自然有了不小的关系,沙俄很快地获得了吞并瑞典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