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娟
当日,在贵州省毕节市罗甸县枫香湖大峡谷景区举行的2022年贵州省“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集体合作社结对共建暨罗甸县罗甸枫香湖旅游发展公司结对仪式上,罗甸县枫香湖镇社区党委书记罗慧娟作了题为《为“万企兴万村” 助力乡村振兴》的发言。
罗慧娟充分肯定了罗甸县罗甸枫香湖旅游发展公司“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集体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同时,她强调,“万企兴万村”行动是以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契机,整合资源、发挥作用,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的一项具有示范意义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通过打造一个“强村惠民生、助老助困、展发展、带富增绿、育人才、富乡亲”的文化活动,为“万企兴万村”示范村,培育、壮大乡域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许剑艳表示,接下来,罗甸县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打造一批示范村,以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标准推进整治行动,让百姓生活品质更上一层楼。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乡村
盛夏时节,广袤乡村田园,各种果蔬满园、长势喜人。连日来,罗甸县师门镇依托万亩食用菌示范基地,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据了解,该基地种植的百香果、莲藕、香菇等菇品,每斤售价超过30元,每公斤至少30元。
在菌棒采收过程中,菌棒需清洁、干燥,不会滋生细菌。
除了菌棒,基地还设有其他植物的栽培大棚,便于鸡鸭粪便的清洗、搬运。
“基地内还有一个5人制的隔离带,最多可养300多只鸡鸭,放养有菌棒100余根,放养有铁锹100多根,使得鸡鸭粪便的腐霉更好处理。”师门镇莲花村党支部书记曾友江说,目前基地日产鲜菇4000余公斤,去年曾有部分农户入股,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基地种植的百香果、青脆李等菌棒还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发展起食用菌产业,能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此外,位于小区附近的食用菌大棚还吸引了不少周边村民。“这里能在家门口就业,不但能给我们带来收入,可以吸引周边村民一起种植食用菌。”村民刘吉录说。
“每亩地还有固定收入,打起精神来,干劲更足了。”碧桂园江苏南区天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华平表示,目前基地的产值超过3万元,养了50多头蜂箱,带动周边有1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建好产业基地,必须保持“头绪”。为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去年,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农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推出绿色贷款、乡村振兴产业链金融产品,发放首笔“乡村振兴产业链金融创新试点”创新型小微企业贷款500万元,创新推出“高贷户”模式,支持涉农主体及农户对已识别的发展方向和优势进行识别、择优推荐,加大信贷投入。
“‘高贷户’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同时解决了农户融资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南通市海门区银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祥飞说,以往农户只能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贷款,今年有了“高贷户”,不需要村民跑,真正实现了“一站式”申请,利率上去了,还不耽误收单、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