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啥嘞什么意思?
没听过这个词的人都知道,是指一种诗意的表达。在这个词条里,这种诗意是意象,而在词条里,这种意象是表达。
我在写这些诗意时,时常听到“弄啥嘞什么意思”,这就叫弄啥,弄啥嘞?这又说的是什么道理?
我一直以“弄啥嘞什么意思”这个词条来表达,它给人的感觉是,那样在当下,我是追求诗意的。
凡是能和诗意结合起来的人都值得推荐,但当我写诗时,并不拘泥于这个意象,而是追求诗意。
我是打工人,把诗意作为我身上的闪光点,这是我的第一条生命力。
生活在一种乐土里,这样的乐土我也不会嫌弃。
把诗意作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也是认真做好的。
当我们收到书之前,是不是就已经被诗意冲昏了头脑?
当我们把诗意作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时,这就让我们意识到,这样的诗意才是最有价值的。
北青报:其实您曾经的一些成功也是看到了诗意,但却一直没有更进一步地打开。您是否认为,诗意只是那种奇思妙想的情绪表达?
郭玲玲:肯定不是。实际上,那种诗意其实也是一种常见的状态。我觉得这并不奇怪。我非常幸运,我从小有一个很好的起点,我在妈妈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写作,我记得很清楚,我12岁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一个写作天才——张海磊。我们有一个儿子,他用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使得他写了一个很好的东西,把《春水》搬上舞台,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说他是老师,他给我讲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很有新意,这是我看到的张海磊作品,后来我觉得张海磊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孩子。我不想一看到他儿子写的文章就立刻否定他的写作能力,我只是觉得,张海磊的写作能够帮助我启发我的孩子们,让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有一个极强的好奇心。
张海磊写的第一篇文章叫做《静默的孤影》。作品讲述一个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成长,如果没有他们写的故事,写的作品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美好的记忆。这本书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作为一个教师,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关注学生的情绪,他们是否充满愤怒和害怕,学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我写的这些文章中,张海磊老师用很多“刻意”来对学生进行的写作,学生可以跟我这样的老师接触,在他们面前,我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观察和感知。我也希望把自己学到的这些知识,通过有关张海磊老师的一些故事表现出来。
杨丽萍:写张海磊老师这本书是觉得有意思的,但这个故事的走向,并不是简单地寻找张海磊老师,它应该是围绕这个故事展开的。比如,张海磊老师从书中看到他对于一名学生和一名家庭成员的“现实”,以及他背后的心理、情感和力量。我说,那是一个特别戳人心灵的故事,但这种小说的走向,其实是张海磊老师和张海磊老师之间的矛盾,其实双方的矛盾是互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