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帅领
报/社 董 举
我的家乡在唐山,我想着我一直是唐山人,怎么可能回唐山。
在2011年的时候,我怀揣着对唐山人的一份热忱,和同事一起来到唐山市,走进唐山的大街小巷,在锣鼓声中出发,去寻找唐山的城市名片。
那个时候,当我第一次真正地来到唐山的时候,看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处角落都有着唐山人的印记,这里是唐山人非常重视的一个城市。一个蒙古族的、一个汉族的,两个相似的面庞,两只故乡的文字,一次对它们的乡愁的呼唤,一个蒙古族的声音,一个汉族的唱腔,同时,他们都在用他们的双手感知唐山的风和雾,诉说他们的心声,但他们对唐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甚至是一种自豪感,对唐山,是对唐山人的一份惦念,那种别样的感动,在唐山人的心灵深处流淌着。
随着唐山逐渐发展起来,很多像我一样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多的认知,对城市有了更多的参与和了解,对唐山人的那种精神追求,越来越坚定,对他们对民族的传统与家国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底气,更有力量,更有信心。
发展乡村旅游
在我们的城市里,很难想象在一个县里,很多人只是吃得“窝窝头”,甚至“过着在餐馆吃饭的生活”,在唐山,旅游一直是许多人选择的发展方向,文化旅游同样是乡村振兴的方向之一。
我很小的时候,去青岛的大街上看到过许许多多令人着迷的景点,为了“品味”这些景观,我到青岛求学,吃过不少沙县小吃,在青岛生活了5年。虽然在青岛没找到什么工作,但我热爱这里的文化和历史,深知中国人在这里安逸、安详、宁静,这份物质文化的愉悦,是我的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我积极思考发展乡村旅游的方法,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路线上探索。作为乡村旅游创业者,我发现一个既“乐游”又“疗活”的发展思路和方式。
每到周末,我都会和一些村民一起外出旅游,周末几乎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常态。许多人也都喜欢来本地坐坐大巴、骑马、登高、坐船、吃农家饭。这种生活在农村有不少,我们在当地文化中都很有特色,有些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了旅游景点。
我希望,通过乡村旅游,能够让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知道自己的家乡,体验到家乡的烟火气。在当地工作和生活,既可以收获文化娱乐的机会,也可以满足心灵的放松,这种放松也能够加速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来说,具有非常好的意义。
记者:
今年春节,从南方陆续回贵州老家过年,让你想起家乡,作为一名苗族女婿,你觉得在贵州乡村中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高位忠:
这个心愿,已经实现了!
家乡所在地贵州省的特点,我们年轻人回家过年,都会听到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的歌谣,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有苗族傩戏的传承。
今年春节期间,有人会与父母一起去吃“苗家风味大餐”,这几天我正在去贵州苗家美食馆用餐,这些食材也不行,不过好在有些特色菜、特色美食都会在春节期间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