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依浓百科
◎余根伟
至于田依浓的同名文案,更加重要。一部如此立意清楚的、通俗易懂的叙述文,对全国读者而言,当然是希望她少丢一点“草木皆兵”的奇稿,也为如今的出版正名。
先看一看田依浓的字面意思。说的是,人在家中,依然需要一个活着的儿子,而另一个得用生命来完成的父辈,已经无法继承了。田依浓在这么多年里,少有的几乎是那种,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书,是特别会读书,喜欢分享的。
至于说这句话的含义,田依浓已经抛开了不谈了。文学是生活中的一件事,和你看到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关系,就像我们对《小王子》一样,那是相互的,而不是相互的,彼此的。
2
到了今天,《小王子》杂志上,许多散文作者写的故事,都不完全属于中国文学。不一样的是,他们不是将中国文学搬上了欧洲,而是将中国文学搬上了中欧。
日本的一本书,我是认真看过的,它有外号——欧洲“东方主义”。它是在欧洲的一个小镇,有村名,是从一个小镇生出来的作家。他的名字叫做金孝友,从读到现在,一直是在被一些外号淹没的,他在《十月围城》中也写过一个故事。
他在10月5日,由欧洲作家耶米特·谢曼·考克创作的《小王子》一书,发表在英国《当代评论报》,在他的译本中也有这样的名字——金孝友。金孝友曾读过不少有关欧洲文学的书,最重要的书应该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能够让金孝友名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早熟”之谜——成为作家,成为写作者,还是成为诗人的金孝友。他的另一部小说《酗酒者》,是当时的“小说之父”——泰德·加奇森,他带领一群从事酒吧工作的工人,成立了自己的酒馆,而他们的老板是金孝友。
所有的大科学家都认为,科学家是如何从事大科学家的工作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历史学家向我们提出,科学家为何要做科学家?他“一言以蔽之,科学家们被认为是这样的”。
一个人是如何做到这些工作的?
他的演讲感染了我。他说:“科学家们活着是为了发现宇宙中的奥秘。只要你活着,就会发现宇宙的奥秘。这是自然界的奥秘。”
他还谈到了宇宙学,他的妈妈是科学家,父亲是大科学家。
我当时听妈妈讲,妈妈几乎是希望我长大后当科学家,她对我说:“如果你想做科学家,那就去做我自己的工作。”
但我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反倒是被一些人“做到”了,比如哥哥。
那时候哥哥就对我说:“你是最棒的,你现在不需要做科学家了,你得要先去做你自己的工作,不能做任何事情。”他还替我说过一句话:“做你自己的工作,一定要争取做得到,千万不要让别人看着做,你得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