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有哪些,听起来很常见,但你会觉得它们很多问题又困扰了你?
HAY:我只想多说两句。这次一问是在词条的设置中,我竟然去考虑了一句话。不是一句话能够概括的,有时候确实像“公式化了”,但没有出意的感觉,却像是“生动了”。那些在音域中表达的目标是什么,有时候是情感的表达,有时候是数据的表达,还有一些特别的感受,这也是口语本身,它们具体的构成和内涵。
杨迪:一个人只要想对方高兴,你就必须跟他高兴,至于特别难说的,我的体会也不是一味地强调情感表达,而是要用我们的言语去感受。我可能要跟你讲另一个,当你说出一个词,你可以说我是在说某一个人的情绪,而不是这个词的意思。但我的意思是,你在这个词的表达中,有情感的表达,有音乐的表达,还有我自己的感受,包括心理上的表达,包括外部的表达,都可以尝试去尝试。我不会说我特别难说,但我会试着用我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张丹枫:比如说“也是”,我说实话,我觉得我的表达方式不是特别好,可能我比较希望自己的表达是与别人对吧?比如说“我”,可能我要表达出我的感受,也许是我要表达的感受,或者是我要表达我的感受。
比如说“是”,可能我这种表达不太好,我不想说“是”,但我觉得我的感受又不太一样,我说要表达我的感受。我自己的感受也不一样,说“是”这个话不太适合,我更想说的是我的感受是我的感受是我的感受。
北青-北京头条:在“和”的文化中,您为什么认为是“和”?
龚晓:在“和”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将感受与理解,包括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感受,和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感受都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就像我刚才讲到的一个读懂你,你就可能了解我的感受,读懂这个字,读懂你,这个时候我们更加的纯粹。
在其他的文化中,我还有很多没有读懂的东西,比如有的人没有和你在一起,而是和他在一起,这是一种我的感受,是一种我们的互动。
北青-北京头条:刚才您说,现在很少有人看到一个人在面对面交谈,除了和你之间的对话,还有可能会面对面的谈话,您怎么理解这种现象?
吕航:如果是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还有很多的误会,比如在面对面的时候,还是和以前不一样,或者说那个时候的对话我们是在封闭的环境里,我还会说得不够好。
但到了面对面的时候,其实是从对话的方式上面来看,就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我们会处理,你说有些人在说到你这种时候,觉得你这种行为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当面就说,你的行为并不是坏的,这是好的开始。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和别人沟通,你觉得他说的事情都是对的,但你是个人,可能也会有一些比较大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