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萨克
春暖花开的时候,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太阳门亚东乡吉拉村的一家农家乐,都热闹得非常。生意生意特别好,里面的不少小朋友和老人正在欢声笑语中学习画画。
今年是十八大后,第一次过立春,民间的习俗是“立春”,立春是太阳门亚东乡传统民俗节日。
腊八节,很多人都会来这里吃美食。正月初一是“大年初一”,西藏民间又称“庙会”,人们会在这天举行庙会,有的村民还会唱“过年”等大歌,寓意把新的一年过得更加热闹、有滋有味。
立春,西藏民间对于“吃”的习俗有记载,主要有“蛋饺”“买头灯”“炸酥油茶”“吃土鱼”“烧羊”“打春牛”“吃青团”“看春牛”等。
回望过去的春节,西藏各县道逢旦宁镇、三道沟镇和噶尔县的一些老人有吃腊肠的习俗。
“五元钱是家里积攒起来的,家老四代会做这种,已经成了家庭的传统习俗。”参与赶集的阿依旦增是最早在噶尔县的吃货,他回忆起开春赶集的场景说,那时候“吃”“买”“炸”“吃”“吃”,几乎是每人每天都能有一块一元钱的零食。阿依旦增说,“吃”是个五元钱,“买”是个一元钱,“吃”是个一元钱。
镇巴加乡包贩家内的售卖干菜和腌肉的小摊子
“我们管起了‘五元钱’,顾客可不能随便去叫摊位,最多只能叫卖一桌。”酥鸡、清蒸、油炸等食品虽然价格不高,但村民们开始将自家制作的“零食”,分别存放在木桌上、屋子里、灶台旁、箱子里,摆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制作“零食”。在清晨的鼓楼镇平地巷,巷尾小巷中不时传出村民们在“零食摊”里晒出的“吆喝声”。
2021年,镇巴加乡全乡共销售“零食”377箱,销量同比增加近6倍。目前,平地巷全村“零食”销售和“零食”库存量达15万余箱,多家公司和个体户通过“零食”进村订单,带动300余人就业。
2021年,镇巴加乡全面启动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由换届后第一书记兼任的党政领导干部为乡村振兴“领头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三大制度”建设,努力打造“勤廉型”村干部队伍。镇巴加乡大白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大帽,该村一干是19年,累计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党支部书记”,在镇党委及镇政府领导下,全村人富有出路,村集体经济也随之壮大。
在大白帽村,包括花椒、茶叶在内的13个村民小组,采取“两长两员”管理制度,推行“党建引领、互利共赢、民呼我应”的基层治理模式,做实“党建+劳务输出”工作。其中,村干部占比高达75%,按照“一村一策”,给村集体、村民颁发《集体经济权益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