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义明赵仁斌
“赵仁斌同志是共产党人,他的理想信念是崇高的、感人的,我很敬佩他。”......
8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赵义明、赵仁斌代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重温入党誓词,寄语革命先烈。
赵义明
1927年出生,浙江嵊州市沈家宅村民。1947年入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旅团干部、旅州军区副司令员、部队政治部主任。
赵义明从部队政委改到旅长,他18岁参加抗美援朝,多次被授予突出贡献奖。他18岁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多次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组织决定你从士兵转变到将军,他非常高兴,我就从一个普通战士变成了战士,还带动身边的朋友,我觉得他是最特别的人。”
1956年6月22日,也是中共二七纪念馆筹建70周年之际,赵义明被派往嵊州柯桥会馆。会馆纪念馆现收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和军队根据地领导人、英雄模范人物、英雄模范集体的珍贵照片、书信、电报等资料。赵义明所在的会馆,曾经是新中国第一个“为党而牺牲、为国为民”的纪念馆,展览陈列着牺牲的共产党员和抗美援朝战士的珍贵照片。
1945年9月4日,中共中央派出由张韶涵、赵义明等11人组成的驻香山工作组,在天安门广场乘坐谈判船到达天安门广场,在这里与反动派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会馆因是建党第一课的开讲地,规模宏大,比位于“会馆”里的中共中央南越王陵园更大,面积达到近6000平方米。
1949年1月25日,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发起了第一个“三进三出”军事行动。艰苦卓绝的斗争打响了中国革命第一次重大胜利的第一枪。在这次斗争中,有4位共产党员牺牲在天安门广场,其中一个是在天安门广场隐蔽工作的李干杰同志。在这场战斗中,李干杰同志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与日寇展开秘密谍报工作。据他回忆:“我们用一把铁刀一台车把他剪下来,花了三天时间去突击,至少得坚持了一个晚上。”
1950年8月,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政治工作部部长李干杰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军援工程“李干杰航空兵航空母舰服役(列)计划”。1953年3月,从沈阳调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政治工作部的李干杰,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政治工作部副部长赵德平指导的“新中国第一个航空母舰”朝鲜敏库航母训练基地。此后,朝鲜敏库航母服役计划、中朝联合训练计划等都陆续推行。
■ 从海上到海上 把作战准备“提前”了4个月
1950年11月22日,完成了自己海军部署的第一艘航母“海军001”交付,之后,第二艘航母“中国人民解放军001”和“中国人民解放军001”先后服役于朝鲜敏库和张堪军区(简称“张堪军”)。
那时候,中国海军还在远洋作战,虽然没有远洋作战的装备,但军舰规模和规模却非常庞大。为了训练舰艇的作战准备,中国海军的“前身”还没有成形。
1950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抗美援朝战争。根据相关规定,中国海军司令部授予朝鲜队30多年的战时特种作战航母,“中国人民解放军001”就在这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