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台节目表
——2021“数字故宫”系列报道之《开馆说》
2021年5月17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是故宫博物院于2018年底对外发布的首个“数字故宫”展,涵盖电子文物、古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数字文物方面包括故宫“睿图苑”、故宫“大明宫”、故宫“雍正宫”等文物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包括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北京兔儿爷庙、河北博物院、邯郸武强考古遗址公园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包括“古丝路数字博物馆”“故宫丝路数字文化展示馆”等。
我国已建成三大数字博物馆
推进4K超高清演播室建设
建成5G基站1700万台
国内博物馆主要利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正在实现博物馆视频监控、数字藏品展示、展陈设计、馆藏产品预约登记、数字艺术品交易、文物数字化保护等功能。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全国博物馆云平台,大力推进博物馆云化转型。截至2021年底,累计上云博物馆21.6万个,总数达172.5万个。
去年,中国数字博物馆总量达6788家,较2020年增加223家。
我国已建成三大数字博物馆,分别为国家天文台云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云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推进4K超高清演播室建设,初步建成数字博物馆1.2万个。推进数字虚拟展览馆建设,“互联网+”博物馆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故宫博物院发布数字展览的推送、文物的数字化、实景化展示,展出的文物超过30万件,藏品数字藏品超过300万件。目前,我国馆内收藏的数字文物超过2亿件,数字藏品超过3000万件。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起全面真实、生动立体的文物保护利用体系,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升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能力。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52处考古发掘遗址公园,目前已全部完成“揭榜挂帅”,通过考古发掘对6个项目进行中试,立项推进、开标研究、立项实施。
此外,还开发了一批数字化文旅产品,持续赋能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包括:建立文旅资源库、挖掘生成文旅应用场景、融合旅游服务和智慧旅游、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网络直播文旅融合发展等。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建成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1个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发展旅游演艺、影院、美食等文旅产业24.41亿元,总业态为国内外重点文旅企业聚集地。
北京市商委副主任王斌表示,未来,全市将在现有基础上以国家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两带两区”、两区引领发展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题消费集聚区。“两带”包括首钢园、怀柔大剧院、亦庄剧院三座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两区”包括文化科技创新、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对外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交流等六大重点业态。
国际品牌首店示范城市打造,大型演出季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今年是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第一个雪季。北京市将强化高水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各重点商圈开展“北京礼物”年货节等各类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