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口号发布
冬奥会以“更团结”为核心理念,充分表达了全世界人以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共同心声。
8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吉祥物等形象在京发布。该会口号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结合雪花元素,将冬奥运动员和教练员名字与中国结语“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理念相结合,体现了运动员们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和对纯洁冰雪的向往。
冬奥会名称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名称呼应,采用了中国汉字的一笔一划,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中国元素,体现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认同。
冰球比赛结束后,身披“国家速滑馆”队服的队员与志愿者相互拥抱庆祝,展现出“冰丝带”的风采。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冰雪运动在中国发展,一个个冰雪运动场馆开始“有人气”,冬奥会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纽带,更加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来自于中国的“冰雪奇缘”。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冬奥场馆等建设随处可见中国汉字元素。“冰丝带”赛时将向世界限量发售约1.2万件(套)奥运纪念品,其中包含44块冰面可供市民免费使用。
2月19日,“冰丝带”变身“雪游龙”。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冰丝带”赛后向世界开放,除了来自国外的特许经营,还有来自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希腊、巴基斯坦等国的不同冰上项目的世界级专业速滑表演。
“冰丝带”为运动员服务,也体现出中国在绿色环保方面的态度。“丝带”的赛场在国家速滑馆西南侧,最高点“冰丝带”的冰面设计为浅蓝色,坡度在45度左右,是个很不错的冰面。
“虽然场地是作为专业冰场使用的,但还是冰面会变成更大的水花,于是我们在冰面和花坛之间加了一些栈道。”来自俄罗斯速滑名将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说。
来自法国的冰壶队曾经在这里过4个月,以团体赛第二名的成绩拿到北京冬奥会入场券。“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感觉非常震撼,很兴奋,感觉这里是未来世界的中心。”
中国速滑队在本届冬奥会上共收获了5枚金牌。2月10日,中国选手韩梅/李奇时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名列第三。2月12日,中国选手宁忠岩在男子5000米决赛中名列第11名。这是中国男子速滑队在本届冬奥会上的首枚奖牌。
2月11日,德国选手施廷德尔/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在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赛中,获得冠军。这是德国队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的第12枚金牌,创造了历届冬奥会最佳战绩。
2月12日,俄罗斯奥委会选手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在男子全能回转比赛中,获得金牌。这是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的第23枚金牌,创造了历届冬奥会新高。
2月12日,俄罗斯奥委会选手博利舒诺夫在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赛中,获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