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舞与双人滑主要区别不包括韵律,很多时候只是看技巧和手型。在前两届冬奥会,双人滑比赛项目从无到有,各国基本都是选在技巧和手型两部分。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至今,世界上的双人滑比赛由于羽生结弦的存在,已经发展成为冰上项目,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花样滑冰。而冰舞目前以标准动作为主,在前两届冬奥会上,花样滑冰赛场由男子单人滑和女子单人滑组成。
动作相似,为何花样滑冰还要在冬奥会上重现花样滑冰的魅力呢?
在东京奥运会上,有许多场次有国际大赛,只有少数国家没有专门组建队伍参加比赛,出现不同的冰上表现,有些国家甚至雪上比赛因无法到现场,故而不派队伍参赛。
如果由专业的花滑运动员进行冰上表演,运动员的表现会给人一种“火力全开”的感觉,最终取得的成绩都会令观众侧目。
而为了让世界各地观众有机会欣赏到这场比赛,本届冬奥会首次使用的网络平台也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这场比赛。
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具有虚拟现实(VR)的概念,这种技术完全可以把运动员们的动作模拟成真人动作,同时也可以轻松拿捏动作的力度和方向。当运动员在空中转体,可以很好地掌握自己的姿态。
“虚拟人技术是一种技术上的灵活应用,在短时间内做出完美的空中转体动作。但有时候技术上的飞跃也会产生其他结果,我们希望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好地锻炼运动员的肌肉,让他们可以在转换角度时更好地完成更多高难度的动作。”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员训练研究中心主任冯飞说。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实时捕捉运动员训练的过程,并借助于人工训练的辅助,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动作。通过运动员动作的大小、动作的分量、完成动作的时长等参数,人工智能可以实时获取到运动员的学习数据,有利于了解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同时帮助训练员制定更加合理的训练计划。
数据是枯燥的,真正好的训练方式也需要不断探索。
“训练起来,我们会逐步简化训练项目,以减少训练量,”冯飞说,“不过,如果训练项目也需要改变的话,也需要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训练方案,以减少运动员的训练量。”
在2017年2月18日当天,丘栋荣在一场亚运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中获得第四名。拿到奖牌后,丘栋荣非常激动。“我还在看短道速滑的比赛,我知道当我参赛的时候,速滑的比赛就在我的主场。”
“通过亚运会让我和中国运动员之间的信任,成为我学习的榜样。”丘栋荣说,“我非常珍惜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机会,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自己。”
亚洲冠军
2019年7月,中国选手李文龙在短道速滑世界杯匈牙利站男子500米半决赛中夺冠。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项目世界杯冠军,也是中国男子速度滑冰队在世界大赛上获得的首枚世界杯金牌。
李文龙1994年9月出生于重庆,2006年被选拔进中国速度滑冰集训队,2009年入选国家短道速滑队,2010年开始正式参加比赛,历任速度滑冰队员、教练员、领队等职务。
2010年8月,李文龙首次获得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男子5000米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速度滑冰项目的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