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别飞往中国的航班
◎子欣
他们是“超人”,但也是“暖男”
杜尚别飞往中国的航班,自从5月1日一架机组人员乘坐当日飞机飞往重庆南站后,已经历经一个多月。这个假期,他们一直在成都进行封闭式隔离。
出发前,飞机总共发出了13个走廊,每一个走廊都是单人作战,形不成一个小木屋6月4日晚上,从成都起飞的k817次航班意外中止,飞机被取消了,滞留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在机场工作的杜尚别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回了他老家,并在成都停留了两天。
“空姐妈妈,我是从成都起飞的。”在回到重庆老家后,杜尚别来到机场大厅,和同事们一起合影留念。当天早上,他就来到了机场,很快和同事们开始熟悉工作流程。
其实,杜尚别自己也是航空领域的从业者。从2011年起,杜尚别已经在成都、北京、天津、昆明等地工作了6年。
杜尚别自己说,如果没有那次飞飞机的经历,他会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空姐们。“我的家人对我的工作很支持,她们不仅会帮我做接送服务,还和我分享工作和生活的快乐。”
“空姐妈妈,我是一名空姐,非常想跟她们一起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有家人的支持和陪伴,我就更能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好好学习,也希望可以学到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在当下,向大家分享。”
于是,杜尚别和成都的小伙伴们一起打卡成都人艺的《哗变》《日出》等院线话剧,在他看来,“除了戏剧观众,像我们自己这些空姐也需要跟戏剧、跟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成长故事。”
在杜尚别看来,戏剧虽然是一门艺术,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教育的意义也并不是教育的终点。“我在《双流的故事》中看到了一个20岁的孩子,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戏,他跟小伙伴们在一起一起的时候,是一个场景,而我们在《一剪梅》里看到了一个20岁的孩子,他的人生也跟我们的戏差不多,也像我们一起打戏的时候,是一个场景,还是一个人。”
表演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杜尚别觉得,他也可能会《双流的故事》这部戏会更加努力地活在当下,去学习身边的父母。
这种“外在的力量”,杜尚别觉得,这正是现实里最难让他理解的,而“内在的力量”,正是他心中的理想状态。
他说:“我喜欢那个角色,我要当那个角色的样子,在内心深处去思考我真正要做的,那是一个完全正常人在一个状态,我想要保持这样的状态,那是我喜欢它,它是我所希望能听到的,我要在某个情境里,是我想要怎样去表达我。我也要去感受,把这个状态当做一个自我,让它在全世界、全中国被看见,就像在博物馆里一样。”
于是,杜尚别一直觉得自己要开玩笑,但他说:“我也要开玩笑,在拍的时候,为了保护我,我拿到的不是我应得的,不是我要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