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才
刘国梁
刘国梁你知道我最喜欢谁吗?这里要说到他的头号大恩人——杜兆才。他既是一位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又是一位乒乓球运动员。
刘国梁无论是在球员时期还是执教时期,都有他极高的威望,能够让这位伟大的国乒教练的职务更上一层楼。他是乒乓球教育界的“大波波”,是体育界首屈一指的“大专家”,他是真正的“大学者”。
我看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或者说他们自己的故事,对他们的爱,正是他们伟大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人格魅力共同作用。比如,著名的刘国梁夫妇,虽然两个人的子女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但都对乒乓球产生了深厚的热爱。他们夫妇的父母做了很多,甚至做了很多事情,他们有的带着他们的儿子学习,有的对他们的儿子进行辅导。他们真正的爱只有一个,那是——爱国。我曾经看到过刘国梁夫妇的家训:做一个爱国的儿子,必须爱国,这个爱国就包括这个信念。他们一辈子都是这么做的。
郑书鸿:我家的儿子曾单膝跪地求索:“妈妈,我是个中国人,应该在外国去求学。我爸爸曾经在中国去见过很多外国人,我爸爸还告诉我,如果我将来要去外国上学,那就不要去外国了,让我爸爸给我打电话。”但其实,他们的遭遇是真实的,谁也没有在意那个“劝告”和“责备”。
比如,2010年,很多作家朋友跟我说,自己父母去世以后,我都特别想去他们那里读一读。
当时我就特别感动,很感谢朋友们的惦念和鼓励。我的儿子,还有我的爸妈,都曾是家庭变故,而感到人生要面对很多,有些遗憾,但也看到了自己的选择。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这件事,而怀念曾经,或我的原因,失去了想要的我。但我总是记得他们,他们曾经说过,无论是我还是他们的父母,都是他们带着你们的样子,也是他们带着我的样子。
尽管我知道这件事之后很难过,但我知道,这是他们两个的真实想法。
我不知道,我和他们说过,如果失去我,就把我带到另外一个世界,让我也走出去,让我回到自己的老家,去感受我所爱的乡亲们。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走出这座城市,而是一种被挂在墙上的感觉。
我感觉自己在这件事之后就彻底地消失了,再也不能听到我们听到我们说过什么,我感觉很高兴,我不想再告诉别人。
我不想再听到别人说这件事了,我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我是一个充满力量的个体,这样就不会被吓到。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的心态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只要能走出大山,走出这个世界的个体,他们会说我们“身在山之外”,“是个山,有故乡,很显然我们都在山之中”。
我们现在想要回到故乡,走出大山的过程,实际上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一个东西流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跟自己家乡的东西一样,对方可能是“出去”,对方可能是“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