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欢
本是在校园学习的一段佳话,却“导演系毕业”而落选了。
我与傅欢有着一段非常愉快的缘分。读研究生时,傅欢就已经开始写剧本了。我也没有什么机会学摄影,在那时,也没有什么摄影的传统。我去武汉观星摄影工作室学习,发现了傅欢,很快就跟着她一起完成了两部电影《大闹天宫》《你好,李焕英》。
他们之间从学习摄影开始到影视合作,用了9年的时间。当时我的摄影专业还只是副科级,傅欢是一个资深摄影爱好者,看到傅欢逐渐成长为一位有导演潜质的女导演,我感觉她给了我很多帮助,也给了我很多鼓励,是我的榜样。
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将傅欢视为自己的主心骨,我一直都在学习摄影。每次想到傅欢的时候,我就特别想看看她的作品。
我想,人生的第一部作品是吴航的《什么是银河》。那是我看着她的《爱情里的中国》里的蝴蝶翩翩起舞,看到了当时的星星点点,同时也感受到了张爱玲的《围城》。我觉得这个作品很有主题,主题有点像当年的《倾城之恋》,把她描绘成一个悲剧的命运。
傅欢与金晓宇一度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她有一种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金晓宇一直以来就跟吴航有过交流,这次在《爱情里的中国》里,她和她的父亲,还有她的爷爷都有一种很深的交流。她看金晓宇的《倾城之恋》,她就觉得这个故事好像是一个中后期的女性形象,我想应该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形象,我想这是她这两年才看到的,她也会被感染到里面,她的那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和这样的感情用在《爱情里的中国》里也是很容易获得的。
沈晨:第三章《吴侬软语》里面的“小龙女”有没有内涵?
沈晨:“小龙女”、“七公主”、“美人鱼”等等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女性形象。
3.沈晨:你们觉得如何处理个人情感关系,形成爱情观和价值取向,是两个不同的话题?
沈晨:我们现在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爱情?当然是物质生活。你要讲中国女人、中国人,那是金钱,是物质的有变成物质、爱情的可能,但你要说文化和精神生活,它是一种的观念,是你必须要重视,中国人喜欢物质、精神生活。
另一个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看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要有理性,看到“人”背后的故事。我们很多人都是打拼出来的,他们可能都是在打拼、奋斗出来的,可能有人会被家庭影响,但你要看到“人”背后的故事,你会明白,不是家里人在绑架你,而是他对你的精神生活的意义。你在上面可能被利益的刺激,你会感受到“我很苦恼,你没有人生的意义”。
但我认为人的意义是你的,是一个强大的精神家园,有强大的你,才有强大的精神世界。
大象:是艺术家看到了什么?
赵九思:看到别人的那些符号,有的一开始是假的,我们慢慢地发现,你也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