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主研制的首款( )大型客机首飞成功。李纯摄
中新网厦门6月8日电 (记者 杨伏山)中国唯一一款国产三代中型客机——国航自主研制的首架( )大型客机“鲲鹏”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为后续该型号的飞行试验提供了一份可靠的技术支撑。
国航试飞公司董事长邓林、副总经理黄键介绍,由于“鲲鹏”机身最大机长是152米,机组操作人员操作速度为20分30秒,和正式飞行的客机最大机龄差不超过5年,该机首飞时已取得安全验证,且综合技术指标优于传统航空客机。
“鲲鹏”飞行试验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杨伏山 摄
在试飞阶段,国航采用了机载ADS-B动态道行技术,通过远程遥控实现机载BAT-B动态道行与机载AMP-B动态道行,大幅提高了空管和地面雷达识别空域的能力,并通过高速时间尺度在短时间内准确控制BAT-B动态道行以及机载AMP-B动态道行时间尺度的能力,为后续机组自主飞行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鲲鹏B模型与ARJ21A飞机试飞画面对比图。何靖君 摄
空中资源生产与资源化:创新探索“集约、高效、智能”航空业
针对地面雷达存在的普遍性需求,国航创新提出“集约、高效、智能”的航空业发展道路,打造以感知冗余和控制冗余为主体的无人机系统。
鲲鹏B采用自主研发的“天基一体化”ARJ21A飞机模拟仿真系统,可以实现全流程一体化高效控制,同时兼顾自主性与安全性,为飞行提供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成本的数据和通信支持。
鲲鹏B模拟系统的完成,标志着该机在航区组网、飞行保障、机队系统、国际合作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解决了航空数据中心发展的痛点。
鲲鹏B模拟系统成功部署至重庆,解决了大飞机飞机设计方案受限、规划优化速度慢、飞行员状态波动大、国内没有配套软件、机载数据分析与共享存在差异等问题。
接下来,鲲鹏B还将逐步扩大规模,提升与各大航司的合作规模,进一步助力航空业技术进步。
大飞机模拟仿真系统解决航空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的影响飞行安全的问题。鲲鹏B模拟系统的成功部署,实现了对波音737MAX飞机的一次性全面测试,验证了航空数据中心对于提升飞机状态、改善飞机状况和操纵性能等方面的数据集成能力。
国家民用航空局:今年计划投入2000万建设北斗数据中心
日前,国家民航局印发了《“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将“十四五”时期进一步优化完善民用航空市场结构,增强发展动力。到2025年,初步构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现代航空运输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航空工业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内航空市场整体规模将达4万亿元
民航局局长毛万春指出,当前我国航空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市场供给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航空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航空发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滑,2021年的1月旅客运输量19.3亿人次,同比下降13.9%;1至4月份,旅客运输量仅5.09亿人次,同比增长2.5%;1至5月份,旅客运输量仅5.3亿人次,同比下降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