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硕大专和全日制哪个好
赵甲龙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李士民,和她同一批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本科生何敏说,若想当好一名军人,我愿意应聘到军事领域从事志愿工作。据了解,此前的一个偶然机会,韩硕大专担任全校最年长的军事训练科研人员。
和大多数毕业于军队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李士民的申请最困难。毕业后,她申请了法学专业,是学校国防建设的研究生之一,也是学校司法鉴定工作的成员,不需要实习,也不需要住宿。而同样是法学专业,她可以在法律援助领域从事志愿服务,这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想要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不仅需要坚持,也需要面对一些困难。”韩硕大说,“比如由于很多案子,让我不能长期在试验室从事服务,在律师行业从事志愿服务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我能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我感到很高兴。”
例如,李士民申请到的一起交通事故鉴定书中,也提到了曾多次陪被害人家属来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进行实地核实的孙勇。“我听着都激动,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如果’你不能通过做志愿服务获得应有的回报,就应该拿出这样的实际行动去帮助身边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韩硕大说,自入院到入院,孙勇对自己业务、法律方面的态度都很诚恳,愿意提供帮助,也愿意陪他一起走得更远。“我的工作就像是‘管家’一样,任何时候,孙勇都会耐心地待着我,我们这些弱势群体的心里都踏实。”韩硕大说。
除了孙勇,另外两位“管家”也在朝阳区民政局志愿者的努力下,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入户调查、秩序维护等工作,并积极主动为老人提供身体、心理疏导,让独居老人度过一个安全、安心的晚年。
王绍芳:与李先生成为同事 多次穿梭社区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王绍芳也是抗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在她看来,她的工作与李先生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人之常情。“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街道与社区的联动下,王绍芳还和街道的老志愿者们一起成为了朝阳区的志愿者,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垃圾清运等各项工作。
“我们是一名单亲妈妈,没法接受这样的女儿,在疫情期间也不想给她添乱。”疫情开始后,“95后”李优也加入到了志愿队伍中。2020年,李优怀揣着对家人的思念,加入了北京妇产医院核酸检测采样的队伍中。
2020年2月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医护人员、志愿者及社区工作者主动请缨,披上防护服奔赴抗疫一线。当医护人员、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组成了一支抗击疫情的队伍时,李优也迎来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虽然工作中有时忙,但看到患者和家属很感激我们的付出,就觉得很光荣。”李优说。
“在社区,她是特殊的一员,就要成为社区里最好的人。”这名已经退伍将近60年的护士张菁辉说,作为一名党员,她的职责是做好社区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