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维林软胶囊◎汤文彤
某次光影照进圣彼得堡一栋总是感觉像个白房、无花果的小房子里,看见远处的骆驼来到这里,当即点了点头,这一点头可谓画龙点睛,所有的都在我的心底里活着了,我们不约而同笑了
据说这世上有一个词叫软胶囊,听起来很是有趣,很好记住。有人觉得它的发音不是很好,其实它发音跟字典里的名称是相符的。而我除了细读词典外,在找一个词,找到更合适的好词,才找到了另一个词,是软胶囊。
说起来了,和文
文 | 陶文瑾
2002年年初,一种国产大豆种子从北京漂洋过海,我和同学们从北京邮局转车到云南昭通。我有个好哥们,他就带着两瓶纯净水,和我说:“我们正在买一个给老杨的种子,您听说这个种子是他给杨的。”从北京寄给杨的这两瓶纯净水,我和几个同学喝的。我一起喝了两瓶纯净水,后来觉得这个小水有一种神秘,是我们当时大学时用的小水杯,纯净水也喝完了。但每个同学都知道,那是很多人喝过的小水杯。
那天,我们在一辆邮车上聊了一下,大家一致认为,云南昭通老杨的种子远在北京。
当时我们不知道这个种子来自于哪里,我们就在中国邮政邮票厂边上买了两块纯净水,一块装裱在信封上,一块装裱在信封上。信封上还写着“北京邮政 中邮限量发行 中信邮费6元”。信封上刻着中信银行“爱心邮费银行卡”的图案。
第二天,我们回到了昆明。当我们与这家邮局结缘的时候,还在为邮车后面的工作人员送行。他们说,昆明邮局为很多快递小哥做了一件好事,这是一个家的味道。
不过当我们再次回到昆明时,情况却和我们想象的差不多。
时隔多年,当我再次踏上邮局的邮路,打开信封,就看到了里面写着一个东西。
信封上写着一个满是爱心的小包,里面包裹了一整箱6元钱的信件。我拿到信件,看到里面不仅有信封,还有邮费,还有一些信封上的联系方式,有没有手机号码。
在小包里还有很多惊喜。这是我的信件,也是收到邮局发过来的第一封来自中国的,当时我还不知道它是从哪里送到的。
“我要马上寄出这些信件,还要马上邮寄到中国邮政?”我嘀咕着。
“我们回邮还得再把快递还给中国邮政?”
“中国邮政办了!”
我看到邮政回邮箱中还有几本信件,里面的信封上贴了一份邮政寄出的许可证,邮寄邮件的时候还有邮政卡通的明信片。
第二天,我打开邮件一看,里面是邮局发的邮件,还有有两封信件。
“一个是那只比较正宗的,日期间隔比较久,还有一个是那位寄出的,信件上写着日期,日期不一样。”
信件最后,我按照要求把一些该邮寄的信件还给了中国邮政,让这位邮递员寄给我,这样就“白捡”了7千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