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加偏旁组成新字
□ 本报记者 马艳
时隔一年,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区的北京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师生们,将新学期的期待寄托在了一处新村小学——包括西城少年宫在内的北京学院艺术设计系。
“我们拟将这处小的村小学改造成艺术教育培训中心,一个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的庞大平台,由主楼和阅览室组成,设计内容包括‘传统建筑、艺术课程、互动体验’。”北京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张裕军说,以“艺术”的概念,利用校园文化和艺术资源,校方希望学校能把艺术教育专业打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西城少年宫位于昌平区文化艺术中心西三旗与地铁四号线线交叉口东北角,建设面积30余平方米,共计7层,建筑面积约630平方米。2017年9月,少年宫被列入北京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19年底正式关停。
少年宫不仅要关停,更要让它真正成为青少年的“博物馆”。2020年,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批成为全国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目前已建成50余个实践基地,惠及3万余名孩子。
少年宫不仅要建好用好,更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2021年,西城区全面落实“书香西城”建设行动,发挥少年宫“小门店”“小书房”“小书屋”等活动阵地作用,挖掘培育15个系列特色阅读活动,着力打造儿童友好教育新阵地,打造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此外,2020年5月,北京团市委会同西城区教委、市少年宫、市少年宫主办了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首届“匠心筑梦 童心向党”——北京少年宫名师工作坊在“牛栏山”举行,首都少年儿童喜欢的“听戏小火车”、科普绘本《青苹果》、传统经典手工等十余个非遗文化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同学们在《玩啦啦操》的美妙旋律中学习科学知识。
立足儿童视角
科普教育全方位满足儿童需求
为了服务儿童,构建全年龄段的多视角、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普教育体系,首都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北京少年宫共建了主题图书室,汇集了《童谣》《娃娃科学大课堂》等国家级、市级、区级、市级、团体级及大型科普讲座200余场次,受众人群近5万人次。
首都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的“童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知识讲座在怀柔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课。该活动由首都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张雨菲主持,首都少年儿童图书馆文学部主任张昆、首都少年儿童图书馆一级调研员高琨、首都少年儿童图书馆原馆长郑震、北京市怀柔区教委副主任徐姗及部分小读者代表,将知识普及与知识竞赛相结合,开展了包括游戏闯关、读书分享会、专题讲座、答疑解惑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平台,使孩子们能够在感受国学经典、了解国学文化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
“书香校园”公益讲座走进北京十一学校
本报讯(记者 武文娟)记者近日从首都少年儿童图书馆获悉,近日,该馆与北京十一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公益讲座,为首都少年儿童读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一堂文化大餐。讲座以“读百年书 颂百年风”为主题,通过介绍北京十一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与藏书,解读“国家宝藏”“古籍大百科”“党的文学百年成就”“劳动百年”等内容,让广大青少年切实感受到北京十一学校图书馆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