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艺术大学会旗,“洋手礼”别称“洋”,以中文的手势表达着对华人的敬意和感激。艺术大学是英国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中心,也是英国著名的艺术机构之一。在伦敦就读期间,艺术大学已经为该校里华人的电影创作、话剧、舞蹈等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在伦敦求学期间,中国在伦敦也经常举办“中国节”,使该校成为中国人和当地人共同庆祝农历新年的重要节日。
北京时间2019年5月13日,伦敦艺术大学(伦敦艺术大学)官方宣布,伦敦艺术大学向其华人子弟、伦敦斯坦福大学中国学部(LSD)顾问樊振中、法新科学院留学生秦小梦、伦敦国王学院中国学生郑泰玮等5人捐赠一套演出服装,并已开始组装。(图片来源:伦敦艺术大学官方)
北京时间2019年8月27日,伦敦国王学院中国学生秦小梦在“我在北京的爱”线上音乐会上发表获奖作品,祝贺她“Welcome to China”全球独家版权项目“我在北京的爱”和中国国家大剧院共同推出“我在北京的爱”艺术季系列活动,邀请广大华裔青少年观看演出,并鼓励他们成为自己的演出偶像。(图片来源:伦敦国王学院官网)
“北京是一个浪漫的城市”
“北京是一个浪漫的城市,北京的音乐、书法、绘画都是世界级的,我对自己也充满了期待,希望自己可以在表演上超越年龄,在艺术的道路上不被年龄所影响。”北京时间2019年8月27日,19岁的天津青年李美桐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张启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到剪纸、京剧、昆曲,大到相声、越剧、杂技,人们对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形式印象深刻。如今,小到普通的写毛笔字,大到科技、航空、航海、书画、茶艺、舞蹈、翻译等,这些都是世界级的艺术形式,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借助高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走进中国,再融入中国,这是我们现代传播的一种方式。”李美桐说。
“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播不仅能给受众带来丰富的知识,更能让我们在交流、对话中增进了解。”清华大学计算机与技术系主任李美桐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不仅它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还它有着各具特色的审美趣味。
拥抱创新,成为当代传播的新潮流
首钢园区,正成为创新之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下来学习。“首钢大跳台见证了我国的发展,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再创辉煌。”在本届“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首钢大跳台综合服务专区,刚结束翻译工作的法国媒体人特蕾莎·佩丽克,对未来产生了好奇,并认为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我非常激动,北京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双奥之城’奥运会的城市,希望我们在这里能够在多个方面探索世界。”
“首钢大跳台是一台崭新的舞台,非常难忘,也非常自豪。”这位自从在北投中心见过住过三次的资深媒体人,谈起首次来“打卡”首钢滑雪大跳台印象深刻,连连感叹这里的“生态、活力和奥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