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基佐沃市场
□ 赵轶
最近人们纷纷看多半导体板块的表现。一提到半导体,大家想到的首先是2020年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几乎所有的主要制造商都从半导体进口了大量的半导体零件,这部分零件占到了份额。而今年3月份,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也正式公布了首批芯片订单,今年的4月份美国也公布了新一轮的“半导体生产计划”。
可以说,对于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家的目光会再度聚焦到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中国率先启动了新一轮“量产”计划,包括有望再度布局的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此外,国内的半导体龙头企业也纷纷涌入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产业链越来越齐全。
北京:不断提升高端芯片供给
中国芯片行业协会表示,随着汽车业向高端迈进,全球芯片供应链也将愈发紧张,各国的产能都有保障。而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保证我国的芯片供应稳定性和竞争力,国内外产能始终不能中断,相关企业将承担非常重要的战略和责任,同时也需要继续加强国内先进封装材料的供应,加强对电子行业的控制,保障汽车芯片的供应。
在业界人士看来,芯片国产化只是表征,芯片行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当前,在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产芯片企业在技术实力和产能建设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例如,华熙生物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MEMS芯片可以解决医用半导体工艺。
此外,ePTFE的结构也是芯片厂和供应链企业所关注的重点。数据显示,在国内MEMS产能量产量产中,MEMS和MEMS Industrial Consult Omniche占据着前三。
朱永新介绍,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目前我国已经在晶圆、封装、测试、MEMS传感器等方面具备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但芯片厂商需要提高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提高各方面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这些水平也需要一个过程,从而提升整体性能,实现更好的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
他透露,目前国内MEMS传感器芯片市场的产能过剩,这与今年国内部分MEMS元器件紧缺、交货期过长以及芯片市场需求放缓有关。但从全年来看,国外的产能过剩导致我国MEMS传感器芯片供不应求,特别是小型传感器芯片,产能缺口较大。
他透露,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MEMS传感器产业链条,相关企业已经占据MEMS传感器材料供应市场份额的60%左右,而国内只有10%左右的MEMS传感器芯片产能缺口。在美国,中小型企业的代工产能正在逐步减少,很多MEMS元器件已经转移至美国,而这些中小企业的产能则主要由上游的欧美厂商提供。
相关专家表示,在2021年中国市场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国内MEMS传感器芯片企业对全球市场形成了较大的补足,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部分MEMS传感器芯片企业产能在短期内将很难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志文认为,从2018年起,MEMS传感器芯片开始大规模量产,由于无法找到最佳产能,国内是产业链上游的芯片企业如通信设备、电子元件、电池等开始布局在全球的市场,国内这一轮芯片扩产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在国内政策鼓励下,MEMS传感器芯片供不应求,加之全球移动芯片价格不断上行,导致国内相关企业纷纷涌入MEMS传感器芯片,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推动MEMS传感器芯片的快速扩产,这也是未来发展趋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