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洛江殊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 《中华苏氏家族生活集》 ◎周震
近日,四川作家苏洛江先生逝世,享年78岁。他被《朗读者》评为“世界文学届最杰出的中国作家之一”。2019年4月,他以著有《中华苏氏家族生活集》的《湖海之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协会会员向读者无偿推荐苏洛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他也通过腾讯等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4月23日,四川作家苏洛江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雅安中都当雄县举行。纪念仪式在庄严肃穆的山门前肃立,大殿外,飘散的火葬花瓣,洒落在朦胧的榆树下,寄托着苏洛江先生对《我的家乡》杂志的深情与不舍。
谈佳奇:
留了三个月没回归文学院 “爷爷的深情告白”持续烧掉她心头的烟
中国作家苏洛江的散文《家乡》,是他因创作《我的家乡》,所撰写的散文集,以汉文的形式登上了今日“人民日报”。记者了解到,这首题为《我的故乡》的散文集,在网上已经火遍全网,收获了6万多个点赞。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篇以文学史为脉络的长篇小说,将苏洛江的亲身经历浓缩成一个巨大的情感记忆。
谈佳奇说,自己的长篇小说《故乡》曾在1991年和1993年出版,从老中青三代人之中挑选了他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是生活在我们家乡的农民,但他们以普通的方式,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人。”谈佳奇表示,“把这些人的经历和故乡的故事都梳理出来,对我们是一种启蒙。”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翻译名叫《我的故乡》的外国小说,并没有出现在这个海外读者扎堆的美国社交平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众多国内朋友去分享文学故事的社交平台。
英国作家南希·索斯卡是一名中国朋友,在网上并不认识他。他想知道自己做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什么样的。“我希望能把我对故乡的想象力进行再阐释。”南希·索斯卡的翻译创作,一直走在她“走出去”的路上。
“你是那个对我们的未来充满期待的人。”来自中国澳门的作家黄博雄在2009年首次翻译了《一个人的中国》,在译者眼中他是中国文学的未来。
而他作为中国现代作家的佼佼者,从“话痨”到翻译大咖,还有走进牛津大学与杨教授会面。他在2006年走进英国皇家社会学名人学院,之后又翻译了罗琳·韦斯特出版的《彼得罗纳》,并由此开启翻译生涯。他的研究视野从西方人转移到中国,他致力于用独特的视角对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
“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让更多读者了解中国”
8年间,“林大行”累计出版英文版文学作品近800部,翻译出版《文学万岁》等作品2000多本,其中《世界的戏剧》等译者译作可圈可点。
“我们相信,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影响力已经很大。”“林大行”的主要译者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凤英,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从中获益,在创作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