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钱吗
本文转自:中工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退钱吗
3月16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在浦江街道晨市社区走访,发现几名老年人在饮食起居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便对其宣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执法人员告诉他们,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等形式,邀请老年人和志愿者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老年人对食品安全的知晓率和自觉性。
张先生购买了米、面、油、花生、调味品等食品,均系从某商贸公司的网店购买。这些食品外观看上去没有经过加工处理,有的则是存放时间较长。张先生表示,每次食用这些食品后就感觉是老早就可以吃了,但对食品的卫生情况并不清楚,甚至觉得没有安全感。
吴中区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对辖区内食品经营单位逐一检查,发现经营者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在生产、储存、销售等环节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情况,均属实。
同时,发现经营者在食品交易过程中存在故意隐瞒、不提供证照经营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三)项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100元,对经营者违法所得250元罚款。
未成年人:偷偷摸摸吃野生蘑菇 商家无责
“食物中毒”的背后是多起食品安全悲剧。调查发现,生产经营者、使用人对食用野蘑菇存在严重的疏忽,存在不按规定报告和管理的情形,相关餐饮单位未对食品的原料来源、加工过程、加工方法、食用方法和食用方法进行记录。个别餐饮单位用“黑作坊”“黑窝点”的模式生产经营野生蘑菇,且未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有的使用“黑作坊”原料加工食品,对所售食品原料来源、加工过程和食用方法的记录也存在缺失或私翻。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应当采取措施立即进行控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应当拒绝采购、销售,禁止通过配货后厨加工制作食品,并严禁供应制作过程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五、完善公共卫生措施
(一)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或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依法发布《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手册》(简称《指导手册》)。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经营能力,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丰富的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查处“三无”食品、超范围经营、不合格食品和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在食用农产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开展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对食用农产品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对无法通过网络监测等方式采集的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要求经营者在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时明确控制措施,确保食用农产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对相关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构成影响。
(三)加强食用农产品运输管控。一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强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运输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督促运输经营者加强对运输销售的食品的过程控制,严禁通过道路运输销售使用无标签标识、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无质量安全证明、无出境检验检疫证明的食品;另一方面,对于在运输过程中,部分食用农产品运输经营者可能存在食品运送过程不规范、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不规范操作、货箱不恰当、道路运输企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的食用农产品运输经营者,市场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切实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