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希波夫纳 舌尖上的
◎晓月
面对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实现了和平与稳定,几乎没有国家能够真正保障和平。美国总统特朗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甚至在这样的世界,我居然都不敢想,他们会在本国,甚至是全球发生动荡的时候,失去自己的人民,失去自己的世界。
如果要说有些东西,你就不得不提中国,这是自己不争的事实。几十年来,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培养了一大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优秀人才,实现了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体育、教育等领域的全面振兴,让中国扬名天下,成为一个大国。同时,中国还不断发展壮大,“一带一路”已经连接了150多个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丝路海运”,更通过“东盟十国”、“一带一路”其他21国、合作伙伴,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可是,这份成就并不能说明一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中国的一个数字显示出世界对中国的信任。在短短7年时间里,中国“一带一路”从“点燃”到“开花”,走出国门的是一支支青年力量,走出中国的“一带一路”也将迎来全新的开端。
在此次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彰显了世界对中国的认可。“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也是中国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缩影。”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奥里南撰文指出,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石。而中国的这个决定,有可能为世界带来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使全球经济在未来10年中更好地平衡和发展。
2021年,中国还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将“双碳”作为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在这个过程中,北京的碳减排指标是最为优秀的。”胡润研究院《中国城市碳排放报告(2021)》分析称,中国的这一报告,是在充分肯定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中心的重要作用后,按照既定路径,向全球抛出了这样一份“双碳”的报告。
4、北京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力争提前实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首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发挥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作用,实现数据跨区域有序流通。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发挥北京“两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加快数据流动,利用技术手段推动数据跨境有序流通。加快推动数据跨境清算和跨境传输,扩大数据资产兑换规模。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推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设,打造全国首个数据交易所。
5、北京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统筹推进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优化调整,稳步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双碳”行动计划,推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4、保障北京民生福祉,提升基础设施绿色智能水平
《北京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能源设施基础设施,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能源安全应急能力,提高能源服务社会、人民和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