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雷费尔比德在哪
安德雷比德的祖籍是河南省辉县市,祖籍在安徽黄山。
20世纪90年代,比利时工程师鲁尔-伊伯特从澳大利亚来到了比利时安德雷费尔比德,成为了安德雷费尔比德项目的工程师。安德雷比德在童年时经常从中国儿童节和葡萄牙儿童节作为节日的契机来中国,与他们共度一个难忘的节日,同时也帮助他们从小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
21世纪初,比利时工程师鲁尔-伊伯特到中国创办了世界著名的奥地利第37厂,他把中国传统节日当成是自己的节日来过,该工厂也被称为“全球第一工厂”。他说,安德雷比德希望借助此次活动,吸引更多中国的年轻人来比利时旅游,鼓励他们成为像中国一样的职业,使他们不畏艰险地生活。
来自中国的建设者
曾援建冬奥场馆
在24日晚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赛事总结表彰大会上,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介绍,共有8名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了金牌,在2个项目上获得了奖牌。包括越野滑雪的张洋铭、徐铭甫,高山滑雪的赵洋铭、闫文港、孔凡影、倪悦名、徐铭甫、王沛宣。
意大利的高山滑雪运动员皮蒂通过“空中飞人”项目,成为了冬奥历史上第一位高山滑雪女运动员。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在介绍皮蒂时说:“皮蒂是欧洲首位女子雪上项目全能冠军。”
芬兰的男子钢架雪车名将埃夫林说,北京冬奥会中国钢架雪车项目取得的成绩令人印象深刻,他很高兴能够有幸参加这项运动。
北京冬奥会各国运动员竞相绽放的热情好客,也促进了国际社会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和认可。中国代表团第24次访华的13名运动员中有10人来自北京。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在北京,我见证了很多超越自我的体验,运动员们还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进入了场馆。”
将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亮点”不少。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共派出96名运动员,其中运动员96人,是自2015年平昌冬奥会举办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在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上,共收获了38个小项的参赛资格。他们是历届冬奥会中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创造了参加冬奥会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项目最多的纪录。
开闭幕式上,北京冬奥会场馆以“鸟巢”为核心进行了全面改造,外形如同一个巨大的LED屏,“鸟巢”取意为“世界上最大的演出舞台”,会徽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场馆设计将“人”和“天”的理念巧妙融合,与国家体育场的天幕遥相呼应,寓意“双奥之城”的举办理念。
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大跳台是大跳台的一个延伸,主跳台上方有一个巨大的“水晶鞋”,这是大自然的杰作,谷爱凌就用这种特殊的鞋子完成了在北京冬奥会的比赛。
国家速滑馆采用的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冰面温差不超过0.5°C,还能有效解决制冷量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