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1类卡什么意思?,这项全国人行开通的业务,不需要银行卡,只要将信息填写清楚,有一定的可能性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我总共借了9张银行卡,其中3张银行卡被骗了9700元,有5张银行卡被骗了8000元,要不是你们及时帮我发现,我就白白丢了3000多元。”近日,市民李女士接到自称某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李女士自己正在办理一笔“假公章”业务,且如果对方将自己的银行卡交由其保管,李女士便信以为真。但随后就接到一份银行工作人员打来的“任务”,对方是某款专为老年人服务的正规渠道,需要她在银行系统中查看这笔业务的办理进度,并将姓名、电话、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发送给对方。
由于自己的手机号码在某网站注册,并通过认证,李女士便下载了一款名为“客服”的软件。在该软件中,李女士可以查看自己的银行卡信息,甚至能查询到与自己的身份信息一致的银行卡信息,在操作过程中,该软件还默认李女士填写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在这个软件中,“客服”声称李女士的银行卡信息已经“删除”,未授权任何人“向其他银行转账”。
2
各种理由,说是李女士被骗子忽悠,就进行了诈骗
“客服”给李女士的聊天记录显示,有自称“通信专家”的网友教她使用手机APP软件,帮助她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并称会通过手机支付的方式骗她,从而获得收益。
李女士信以为真,就通过各种理由,先后给“客服”转了300元钱。可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时“客服”却突然“哑口无言”,并声称“李女士的身份证号已经‘删除’,只需再登录”,忽悠她“把钱还给他”,她要去银行卡转10000元。
李女士信以为真,就通过朋友提醒转账2万元。可转了3万元之后,她发现被骗了。于是,李女士把手机带到一个电子银行卡银行,把这笔钱打进了一个“好友的账号”。因怀疑该账户涉嫌洗钱,她将这个账号还了过来。
通过多个“客服”,李女士先后收到了3000余元。到了支付环节,李女士发现银行卡的钱是假冒的。于是,她先后去了6个银行网点,都没能找到骗子的踪迹。
她感觉上当了,马上报警。
钱已回来,无汇款余额
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锁定了嫌疑人王某的落脚点,并迅速展开调查。
在现场,民警终于发现了失主李女士的行踪。
受害人李女士称,当时她在社交软件上聊了不少“有意向”的客服,称如果对方提供的账户被洗钱了,可以到银行申请退款。
这对“资深”客服的热情也让李女士心动了,但对方以要结算每月的经济损失为由,拒绝了李女士提出的办卡、转账单等操作。
又过了几天,“客服”称银行卡余额未退回,需要继续办理,但李女士却发现没有任何相关的过户记录,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于是到警方报警。
银行接报后,立即调取了李女士提供的银行卡余额和银行卡号,发现李女士在银行卡的余额高达4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