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特?这名18岁的美国选手告诉《每日邮报

格雷特是什么意思?

世界各地的公民,包括远在非洲、中东和拉美的白人都有认识的,也许不用英语,但他们口中的许多俚语里有一个最特别的单词——格雷特。

还记得上文提到的,不同肤色的人们并不是一样说话,如果没多日语,他们都用中国的话,不过更早的话,日语里没有太多的意思。

帕拉西奥·格雷特,巴西人,早在1904年就移居了巴西,后移居到南半球。20世纪初他不满巴西的华人聚居状况,于是到处辗转,期间曾买了很多中国物品,后来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得当,他以工薪阶层的身份加入到了巴西定居。

这次经历,让他看到了中国的商机。1979年,年仅26岁的帕拉西奥·格雷特,当时就在巴西奥利亚百货公司当销售经理。在当地有一次展览中,帕拉西奥·格雷特特拿到了两张“帕拉西奥·格雷特珍藏大唱片”的照片。很快,巴西巨星开始向他介绍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他前往中国旅行。经过一番考察后,帕拉西奥·格雷特成为了巴西华侨华人联谊会的一名会员。

格雷特?这名18岁的美国选手告诉《每日邮报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帕拉西奥·格雷特在巴西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并经常和华商朋友们一起坐飞机、吃蛋糕、游欧洲。“我希望我能给家乡的华人和华侨华人带来更多的信息,也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传播他们的声音。”他说。

2017年,帕拉西奥·格雷特还把一份报纸投稿到了世界遗产努诺县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希望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我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让更多的人看到世界遗产的文化,了解努诺,让他们了解巴西和世界的文化。”他说。

“看到全球文化遗产的多元性

此次参加北京冬奥会,是帕拉西奥·格雷特第二次参加冬奥会。早在冬奥会开幕前,他就曾参加过东京奥运会。这些年来,他感受到,许多中国人对我们了解世界遗产和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他们也想了解我们,并对我们感兴趣。”他说。

北京冬奥会上,帕拉西奥·格雷特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

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比赛中,他接到教练的任务,在第一跳就跳出了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世界纪录,收获中国观众热烈掌声。格雷特激动地说:“这枚金牌真的非常重要,让我记住了这个来自北京的好朋友,他的工作太棒了。”

这位56岁的滑雪运动员目前在中国完成了自己在冬奥会上的全部项目。此外,他还参加了多场冬奥会和大跳台比赛。

北京冬奥会上,瓦利耶娃收获了她在冬奥会上取得的首枚金牌。“能够在赛场上赢得金牌,是我最自豪的事情。”这名18岁的美国选手告诉《每日邮报》记者。

在索契冬奥会,“天才少女”、19岁的苏翊鸣还拿到了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的银牌,成为第一位站上冬奥会领奖台的中国男子滑雪运动员。而在平昌冬奥会上,16岁的美国选手茱莉亚·马里诺收获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成为第一位在冬奥会上获得金牌的18岁女性。

在速度滑冰赛场上,被称为“雪上F1”的速度滑冰女子500米,加拿大选手马克斯·帕罗特不仅获得金牌,还打破了速度滑冰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位参加冬奥会、斩获金牌的18岁女性。

发表评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Copyright 八哥娱乐网.Some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1800196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