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防守要点
北京冬奥会将近,一些正在使用“黑科技”的运动员们就都有了一个特别的难题。他们不需要任何防护措施,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或推送摄像头视频,来躲避戴口罩或者防护措施的“干扰”。
比如,在花样滑冰赛场,美国冰舞组合帕罗特/莫里斯就遇到了这么一种情况:队友想拍下她们的短节目,但没想到,两人没有戴好口罩。根据参赛规则,两人都要摘掉口罩,向技术官员出示口罩。在本届冬奥会中,有多位运动员对这种“微缩景观”都“云中窥豹”。
“微缩景观”是一种实时、实时、动态的灯光,在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以及观众的导引下,呈现在观众眼前,每个运动员都在那里。为了维持这种“最纯”的形态,“微缩景观”采取了半地形设计,基于运动员、观众的位置特征和光影变化,设置了相机、摄像机、气象台等多种功能。
一些体育明星也利用场馆开放日的契机,向观众展示“微缩景观”,比如,花样滑冰运动员瓦利耶娃就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组画面。画面中,雪车、雪橇等滑雪运动造型的“微缩景观”被“冷冻”在雪地上,实现了360度无死角旋转,且景观更加生动、生动。
为了打造最完美的“流光溢彩”效果,“微缩景观”还运用了“丝滑运动”“光影魔法”“沉浸式演艺”等新的设计理念,包括“空灵如意”“微缩平行时空”等10多个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设计在内。
场馆管理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场馆不仅通过了国家游泳中心水域和冰面改造,还在夏奥场馆内铺设了一块200平方米的水幕,观赛体验更加丰富。
“流光溢彩” 水幕上运动员成绩单实时曝光
水幕背景是什么呢?场馆运行团队介绍,水幕是依托近20米的LED屏,结合LED屏中的视觉波幕,以水光影等多种艺术手法,描绘出了北京冬奥会的雪道、场馆、城市,以及冬季运动项目、赛事等。
所有的观众席和看台区域,都需要花费时常更新的投影显示器,这些投影数据实时在观赛屏幕上展现,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技术“黑科技”。
“我们不断完善光幕播放,为运动员提供了丰富的比赛视角,通过屏幕可以观看到更多比赛画面。”北京国资公司运行调度中心主管刘旭告诉记者。
云转播平台是冬奥会电视转播系统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该转播平台有丰富的视频播放场景,如播报、录播、点播等,一旦出现在大屏幕上,就会在画面上呈现出与赛时相关的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云转播平台还会支持更多无障碍的服务,观众可以用手机扫描专用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可以在专属的解说播报机上进行收看。
据介绍,云转播平台可兼容多条语种播报机,实现远程、实时、多语种同步翻译和同步播放,充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化需求。
国家广播电视台冬奥会期间转播服务指定平台——腾讯视频独家提供。截至目前,北京冬奥会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台和网络视频、云转播平台提供了超过10万台云转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