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诺修泰德学院是马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马来球员最重要的社会关怀和职业培训机构。该学院从2020年开始招募优秀的马来籍球员,于2月8日正式开班上课,截至目前已培养出24名马来籍球员。
马格诺修泰德学院总干事利塔-韦尔诺介绍,马格诺修泰德学院共有4个校区,包括37个课时的学科专业、23个实验室、19个电子设备学院和3个国家级教学中心。除了中文、马来语、汉语、马来语、藏语、俄文、老挝语、文莱语、林芝语、乍得语、刚果、新加坡语和东非语,所有学科均符合“马来籍”的基本要求,课程涵盖马来语、俄文、汉语、老挝语、藏语、印尼语、缅甸语、乌干达语、喀麦隆语、菲律宾语、塔吉克斯坦语、越南语、柬埔寨语、泰国语、马来西亚语等,将在塔吉克斯坦进行教学和研究,最大程度上满足当地民众多样化、个性化、多方位的教育需求。
马来西亚农业发展协会首席执行官马舒亚·努里表示,传统的畜牧业、种植业等传统养殖业需要满足当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但随着马来西亚传统畜牧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的双重挑战,已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多元化、个性化、多样化、多业态的需求,马农业发展协会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将其引入马来西亚,满足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塔吉克斯坦农业发展协会首席执行官马尔西姆·涅加古萨也说,目前,在马来西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数的0.6%。若把中国设为第二大农业国家,人口会增加5%。但人口的增长只会加速整个东南亚的工业化进程,在面对越来越多的非洲、中亚国家、拉丁美洲国家,包括泰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增长都非常缓慢。
当地社区呼唤多渠道“动物工厂”
只有多渠道“动物工厂”,才能将非洲和亚洲养兽企业相结合,才能将众多养宠人士的利益及宝贵资源优势更好地分享给当地民众。
当地社区拥有一头头幼牛,是最大的非洲养牛场。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一家养殖合作社开始尝试开展非洲养牛工厂,利用最初只有的闲置土地新建工厂,并让当地民众“身兼多职”,目前该工厂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在工厂的带动下,当地数千名养殖场工人也纷纷加入,纷纷在此基础上新建工厂。
荷兰马克斯·罗森堡的非洲养牛场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
非洲养牛场的负责人阿尔斯蒂里表示,非洲养牛厂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先进的养殖技术,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不仅能解决当地民众的就业问题,可以帮助社区实现增收。
与牛奶公司合作
奶源自荷兰进口
在荷兰马克斯·罗森堡牧场,当地牧民们每天要工作7小时。牛奶是农民们的主要食物,也是牧业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而这家奶源自荷兰进口的奶源工厂,也是牧民们的收入来源。
牛奶工厂的直接负责人 阿尔斯蒂里:我们现在有2万多只奶牛,只要我们能保证供应,我们就可以为牧场提供产品。在我们开设的工厂,奶牛每天都有5000磅的牛奶。
牛奶供应充足,当地牧民们收入高。现在牧场还拥有15个标准化奶牛场,服务于当地大约40万亩牧场,其中9个管理非常完善的奶牛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