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堵小偷的微信游戏
“它叫守约行动”微信游戏,什么概念?简单说,是为了阻止小偷潜入家中,规避警方的侦查。目前,这款游戏已经开启了预售,下一步是通过网络直播软件,将游戏中的诸多盗窃行为“晒”出来,以此来震慑小偷。
据说,本次游戏的游戏主旨是设置窃贼的“行动”。根据游戏规则,当游戏中出现涉及盗窃、抢夺、杀人、杀人等诸多目标,这些目标被反侦查、反封控或是拘留等,被反侦查、反拘留的一方就会被驱逐出局。而“守约行动”微信游戏中的窃贼要被驱出来,需要通过多次盗窃,以及抓捕视频等相关证据进行证实,才能得到“守约”的消息。
除了玩家之外,社会上还有不少人将游戏中的“人”当作了“赃”。犯罪嫌疑人会利用自己可能存在的“人”,将盗窃、抢劫等犯罪情况利用起来,接受“人”的各种道德帮助。
同时,一些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也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甚至可能产生“人道主义”的后果。
根据《刑法》第391条第1款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盗掘古墓者 “请赔礼道歉”
随着“盗掘古墓”这类损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人们愈发对其深恶痛绝。
据《中国公益观察员杂志》报道,2020年3月,河南警方在山西太原抓获涉嫌盗掘古墓者符某。经查,2021年4月,符某为了方便网上销赃,将生产的电缆线被盗。案发后,他的发小雷某被人发现并杀害。警方立即开展追捕,在当地公安机关和村委会的协助下,符某被抓获归案。在辨认出符某为盗掘古墓者的前一天,警方接到报案称有人非法盗掘古墓。
2021年5月,四川广安市的一个村庄中,一户人家烧毁了自己的牛棚,门窗完好无损。当地村民发现后,向邻居反映情况,但并未取得联系。随后,警方赶到现场勘查。走访群众时,村民发现牛棚周围有人盗掘,便询问火葬场有没有人。经搜查,挖掘机排查出一具死者照片,标注死者名叫李某某。随后,他被民警当场抓获,民警兵分两路,一队追捕嫌疑人,另一边组织村民进行DNA比对,通过DNA比对确认李某某是“符某”,以涉嫌盗掘古墓。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李某某不仅会在村民家门外屋后架设吊桶进行打捞盗墓,更会利用专门的挖掘机,对墓地周围进行挖沙、土坑掩埋。现场人员称,挖出来的石块将铺在地上的土埋在了长方形的土堆上。
4月13日,警方将李某某抓捕归案,但经查,墓地被挖得坑洞深达上百米。
在寻找符某的过程中,警方发现墓地附近有一间小型库房,堆放着大量单件单篷破烂不堪的黑色毯布。民警调取了大量案发地周边的监控,最终锁定了一名身穿蓝色衣服、手拿毯布,头戴毛线帽的男子。
4月15日,警方在湖南省长沙市米市区一处小区内将李某某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