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丘壑 眉目作山河
◎艾山
春天的返程路还远吗?等春回大地,再来感受一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
2月20日,南方正月初五,“一九”初八。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时令之美,是发展之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春耕备耕已开始,而南方大部分地区正在酝酿返乡春种的脚步。
人们的思想随着清明前后的返乡之路,出现了变化。
南方春耕生产开始呈现加速之势,像农民一样,把春耕备耕放在春耕备耕的第一位,自然感受到春的气息。就拿河北来说,各地纷纷进入返乡春种的节奏。春耕备耕已成为今春的“第一时令”。在素有“春雨贵如油”之称的东北,种粮大户正在铆足干劲为冬天做好准备,玉米种子也渐渐移栽到了南郊的田间地头。而在南方,随着农户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春耕生产也开始驶入升温通道。
资料图:农民在春耕劳作。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供给的持续升级 乡村振兴“加速度”
时间:2020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发展乡村产业,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经济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下,随着各地保供稳价政策相继出台,保障农民收入的“工具箱”不断开得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逐步提升,新的一年农民的收入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80亿元,加大对粮食主产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支持力度,稳步提高粮食自给率,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多措并举提高粮食市场供应能力。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市场运行总体稳定,粮食供求总体稳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国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疫情多点散发、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我国粮食市场运行总体稳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通过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大小麦、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力度,向市场释放了小麦等重要口粮价格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主体发展动力;二是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农民将种粮作为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长期稳定的粮食价格对农民增加收入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能够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三是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进入了重要的丰收期,随着粮食收购进入尾声,在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努力下,粮食市场运行趋于稳定,从而有力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并为广大农民种粮增加了信心。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为农民收入提供保障
承包土地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承包土地的权属,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财产。在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三权分置”被视为“所有权、收益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由农民群众通过自愿、平等、平等、自愿的权利,在合法的基础上,形成对承包地的经营权流转行为的“所有权、收益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承包地经营权的前提是农民能够有效行使承包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取得收益。必须让农民群众按照承包合同约定及时合理的流转土地,不得侵犯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