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机收队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无人驾驶水稻收割机在田间穿梭

棉农种植信息查询。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通讯员 翁永俊

近日,内蒙古蒙草科技有限公司的棉田里,棉农王青在棉田里疏理、播种棉被,看到最多的是棉被。“自从棉被收购价格涨了,棉农们开始想买棉被,在我们公司,你能领到多少棉被?”他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王青是土生土长的蒙草科技公司棉花作物机收队的一员。今年3月,公司部分机收队进行技术指导,联系到机收队,通知他们接手公司棉花作物的第一个机收任务,时间是5月20日,机收队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机收队根据当地的情况确定了下发的下发的生产计划。

针对农户遇到的机收机收难问题,作为蒙草科技公司主要承担生产任务的企业技术员,蒙草科技公司以2021年全国棉花机收平均机收率50%为目标,建立健全订单式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智慧助农、科技赋能等方式,让机收更加安全高效,让棉花机收更有保障。

“2020年,我们被蒙草科技公司打造为全国首家农业机收全程数字化企业,与河南、山东、新疆等地的1000多家农场建立长期的机收合作关系。”蒙草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与60多家农场建立了长期的机收合作关系,通过推动订单式生产、系统化调度,为农户提供精准化、高效化、数字化的种植技术和农机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让“生产全程”减量提质增效

在兴东农机的示范基地,无人驾驶水稻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近年来,内蒙古兴盟市探索形成了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种植户与农机手的智能操作。

兴盟市农服中心主任韩艳介绍,在智能化种植生产、无人化收割等方面,盟市农服中心依托“盟上农业云平台”,对农户的机具及服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为农机具提供农资订购、农机作业指导、农机具应急维修等服务。

兴盟市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宋建军说,通过安装北斗导航自动导航机、作业车辆远程控制等,农机手可以在巡检、作业现场和现场查看田间的农机情况。

目前,盟市已建成10个智能农机合作社,完成742个农机具租赁,出租规模达761万亩。

棉农?机收队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无人驾驶水稻收割机在田间穿梭

智慧产业 “人、机、地”同步进行

“智慧农业的发展为农作物插上了‘智慧翅膀’,节约了运输成本。”在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无人农场里,有机蔬菜长势喜人。

“您好,我是呼伦贝尔市农林牧渔业局局长王亚。”在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乌拉特中旗农业农村局,呼伦贝尔市畜牧兽医局科技推广室主任李廷奇正通过手机,向“智慧农业”的平台进行演示。

呼伦贝尔市科技局副局长刘义介绍,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的支持下,由国家层面组织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部门印发了《智慧农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建设2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0个示范县,打造面向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呼伦贝尔样板”。

图为呼伦贝尔市农科院博士张阳的“智慧牧业”大数据平台。

发表评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Copyright 八哥娱乐网.Some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1800196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