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交易行为是税负转嫁的必要条件对吗
□ 本报记者 张天元
□ 本报通讯员 徐茜
“买买买,线下线上线下消费的需求量和价格是分开的,当然更多的是交易消费。”自从《个人所得税法》施行以来,市场上的交易行为越来越规范、快捷、便利,消费需求和交易价格也水涨船高。当前,部分企业存在商品交易行为因税负转嫁的客观存在,消费者对商品交易行为是否会产生过多争议,为解决商品交易行为问题提供了多种借鉴参考。
“税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以往企业参与商品交易行为,只能靠各税种摊销,不能清空货物交易库中的库存,只要一次性付款,便容易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某服装零售企业市场负责人表示,“但现在增值税优惠政策取消,将有助于企业收入降低,产品销售起来更加顺畅。”
今年5月,在温州市苍南县黄桥镇华侨农场,有卖大闸蟹的商贩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螃蟹市场正在按照“一户多收”的方式,统一发货。由于螃蟹货源告急,企业损失较为严重。苍南县市场监管局在了解到该情况后,指导企业提供进货台账和电子发票,协调经营户采用发票登记方式进行后续处理。“现在,通过‘一户多收’的方式,不用按一户多收的金额缴纳费用,多退了10多万元,经营户可收到‘鱼虾蟹’等各类款项。”苍南县黄桥镇水产办主任夏文胜说。
“真是一场及时雨。”
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石角镇横北塘村农户、“羊肚菌”种植户肖林坤用20吨羊肚菌准备从贵州岑巩市中化茶厂运输,赶到镇里送货,只用了半天时间就赶到了县里。他全程戴着口罩,与在场的人一样从容淡定。
肖林坤的羊肚菌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贵州中化天云南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重要原料,每年可采摘鲜菇2万多斤。基地负责人万飞表示,公司今年已与贵州天云南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岑巩天云南食用菌产业园等农业龙头企业签订了多个合作协议,聘请专家在基地进行技术培训,扩大生产规模,确保羊肚菌的市场供应。
“2022年贵州农产品出口额有望突破5亿美元。”贵州天云南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万飞说,今年,公司以出口带动辣椒种植、家禽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产业的发展,还引进了贵阳市鲲鹏科技有限公司的菇柄菌种,对辣椒种植区的辣椒进行生长、加工,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今年,贵州铜仁将食用菌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引进大型食用菌加工企业入驻贵州铜仁经济开发区,实施食用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打造食用菌产业集群。
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向中高端转变,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贵州健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优势企业联合体,建立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营销合作社,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服务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生产服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
在做大做强贵州食用菌产业的同时,贵州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氟化工产业、康缘药业医药产业、东云健康医药产业等重点领域,实施生物医药产业链、高端种业产业链、制药产业链、高端服务产业链“六大工程”,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