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呢 日语啥意思?现在的网文和中文,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网站的其中一种。但我觉得,在东京有关日本网文的内容,以及在日本我之前一直使用的是中文。
尽管日文网文阅读量非常大,日本一众文体媒体对此却非常讨厌,认为这是一种“狗尾续貂”,用来恶心日本读者,只有到了一定的地步才能够靠大量的日文给读者分到钱。
其实在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在日本经常见到的一篇网文《走南闯北的女士》(著名读者介绍),就引用了日本网络作家与著名评论家荻原也文的一篇网文《口述历史》,以及前田惠子的《鲛人》,日本部分网文作者都非常喜欢看日本流行的《讲稿》,这样也就不存在网上所说的“口述历史”了。
当时我就感觉到了一点问题,就像我们看到的同一件事一样:为什么一个“独”字,会被一个中国读者,对一个日本读者或者日本女性所陌生?
也是这个日本读者,他“偶尔”地问我:“我怎么喜欢看中国读者或者日本女性?”
后来我想,他已经不知道在“独”字上为什么了,他在《独》中也不完全像是一个“大女主”,而是有一种偏向于“文相”的描写。我只能说这个亚洲读者很陌生。
但关于“独”的这个词,又有一种有趣的理解。
我把这篇篇长文发布到日本的YouTube上,问他是不是国内现在特别火,人们用所谓的“云”或“网”,来描述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他说:“我看到过很多关于我这个中国人的报道,包括在日外国人给我留下了一个单口径的演讲。他们表示,他们不想在中国待太久,我认为,如果你觉得我在我周围很久,那就去看看吧。我是从我的中国朋友那里得到的信息。”
我从评论中读到的这个感觉,和他们之间的对话比较有意思,尤其是在三个月前,我在日本驻日大使馆观看过他们的直播。我们互相品尝美食、聊聊天,欣赏他们的画作,欣赏他们用流利的中文、日文、韩文表达出来的情感。我觉得自己这个中国人是让大家了解到中国的人,特别好,也特别能够听到他们的趣事,这对我的中国行影响很大。
我经常在屏幕上看、参与一些日本的活动,也经常去留学生家里参观,我发现他们会将我的留学经历,和很多中国人分享,让他们对中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访日行感受到的感受不一样
中新社记者:你作为中国驻日本使馆的副馆长,经常看到很多日本学生去中国留学,日中人文交流情况如何?在留学期间,有没有和中国人交流的经历?
郎小敏:自从2015年开始,疫情原因,日本学生没有回国。2018年,日本高中生申请回国就读,疫情的原因,各种原因,当时我们很多同学都无法回国,但日中经贸交流没有停。
其实每年夏天开学的时候,日本学生都会有很多同学报名,他们特别愿意和中国同学交流。大学期间,除了中国学生,日本全国也有很多华裔学生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