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杰医生在他诊室,近20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先后诊治千余位患者,曾获“全国优秀青年医师”、“全国最美护士”、全国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全国模范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医师。
赵英杰医生现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任医师,国家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组分综合测试课题组负责人,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药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疾控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部国际卫生治理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学部科学部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学会中医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中医药抗疫中坚力量。
2015年至今,赵英杰参加了近100次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帮扶行动,与浙江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国家中医药学会等多家单位的医学专家展开了深入的合作,与吴婷共同制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医药诊疗技术(试行)》等政策文件,指导中医药服务领域工作。此外,他还主持制定并完成《临床多学科合作中医药技术规范》,并和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3个高校的医生共同制定了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他还主动作为,带头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学习培训,并带头参加国家中医大数据中心、全国健康促进馆等平台组织的科普讲座、专家答疑活动。他把“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致力于让中医特色优势得到更好发挥”作为毕生所学的初心和使命,也同全区人民一起,践行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以医养结合 为传统中医药“找关系”
“既然选择了中医药,就要考虑中医这个东西。”在向奕宏看来,中医是一种以中医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手段,有了针灸、推拿、拔罐等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不仅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还能缓解症状。
为推进医养结合,中医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年,北京中医医院在北京市西城区获批设立老年病科,全科开设中医保健咨询、养生保健、预防保健、心理咨询、精神康复等16个专业。2019年,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老龄办、市红十字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老年人健康素养行动的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中医药特色专科(专科)规范化建设,推动中医药服务向老年健康服务领域渗透”。同年,市老龄协会召开了以“促进老年健康,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为主题的2021老年健康科普大会。
同时,为了有效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市属中医医院与国家中医药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市中医医院作为“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承担了“一种疾病诊疗规范化建设”“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中医节气养生”“一种院内护理”“一种中医护老服务”“一种适老服务”等各项老年健康管理项目。
本市60岁以上老人超1.7万
利用中医药资源
推动中医药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老年病科主任张义向北青报记者表示,老年痴呆是由于终末期肌细胞变性、营养丧失、记忆力减退、精神压力过大而形成的一种罕见的认知障碍,约占老年痴呆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