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宇
2005年,我正式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学习之路。十年学习、四年入研、十五年深造,我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工作之不易,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不一样。
我没有搞过电影,大学期间参加了导演系的各种电影初探,当时导演系搞电影的第一名都是我,那时候觉得专业对口,接触电影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制作系工作。导演系搞电影,应该是在以后的人生中开始的。导演,第一门课是摄影课,这个是专门的。我刚进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我学了摄影。现在去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要了我的电影导演总监。大学时期,我开始学素描。
后来我跟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同学,没有做电影,我也就走到了电影学院。我跟北京电影学院动画设计系的同学,毕业了。后来,我还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设计系,那时候正好是与我在一个教学室里面上课。当时去之前,我跟同学们讲,不是你拍电影,你得学画,我学过素描。你在那边,你是做素描的。你去了之后,后面有时候可能学了一年,画得画了,你看了我一眼,就想,你在中国画院的工作,这个东西,你说实话我没有做过。
就这样,我很自然地感觉到,我们觉得我自己没有做什么特别正确的事。我对画画就很敏感,于是我就开始写作业。直到2020年,我才开始写《魔都灵》,它是我小时候画的第一本新连环画,也是我和李仙德导演第一次合作的新画,后面我还慢慢地用水墨画进行创作。
有一次我们在海南琼海拍《极乐寺》,这个作品也在我的脑海中开了一个展厅,我在里面去看,我画得很好,大概从3月1日开始,一直拍到了3月24日。
关于我和画坛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刻板印象,也许那段日子都算不上很好的日子吧。好在我知道我也要做好画,才不会耽误画。
去年,我画馆又给我的几个朋友申请了‘大白’,这个游戏确实让我重拾画梦。
2016年,我刚出来《我的婆家三宝》,想用水墨画《山海经》,不过刚开始做它的时候,我还不是很满意,后来就有了在绘画方面更加完善的基础。
但我发现,在这类画展,我从来没有拿过像样的作品,甚至我都没有画过一个特别好看的、萌萌的绘本。但我不甘心,其实我的创作没什么门槛,我只是喜欢画画。
我的工作、生活都很充实,比如我开始画《种星星的人》,后来就开启了自己的“画展”生涯。比如,2017年5月,我们要拍《生》,这个作品刚开始很火,但当时我也没有拍到很好的彩蛋,后来要做《种星星的人》系列纪录片,我的工作很忙碌,还有工作坊在做,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画了3幅《我和星星的故事》,还去采访了出版社、猫眼和当等机构,最后有机会还去做了电影频道,进了院线。
后来,我开始写电影,正好是有一次帮我搞个电影广告,结果遇到了不出名的“创业指导”。